【來論】湖北咸安“紅色管家”讓干群“面對面”解矛盾促發展謀未來
近日,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賀勝橋鎮“紅色管家”創新治理辦法,引起社會關注。“紅色管家”,就是賀勝橋鎮為群眾跑腿辦事的黨員干部。他們建立起微信群,把鎮上的每一戶都拉入群中,讓群眾有“煩心事”直接@鎮上黨員干部,讓群眾有事能找得著黨員,鎮上所有黨員干部在規定期限內,要遍訪鎮上每一戶家庭。
在“解民憂”的實踐活動中,群眾那麼多,假如大小事都去找主要領導,“一把手”縱然有三頭六臂也轉不開,忙不來。賀勝橋鎮建立“紅色管家”制度,利用網絡的便利,讓群眾與干部在網上面對面、心連心。有事@我,千方百計解難題﹔無事我找他,不漏一戶察民情。這正是“確保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發現、思路在一線研究、成效在一線檢驗、作風在一線轉變”的基層創新治理方法,是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的“群眾點菜,干部下廚”工作辦法。避免了“雷聲大,雨點小”的“口頭落實”,力求把具體工作真正做在群眾的心坎上。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可以最直接了解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可以最直接掌握企業經營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賀勝橋鎮用“紅色管家”告訴我們:發現群眾的生活習慣,建立網絡“連心橋”,畫好網上的“同心圓”。先摸清情況,找到“問題靶心”,再“有的放矢”。走出機關,走到一線,敲開農戶家的門,聽民聲、解民憂﹔到項目現場、工廠車間、田間地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把群眾熱情地邀請進來參與基層治理,激發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和創造偉力,培育了黨員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風。
總結賀勝橋鎮“紅色管家”的治理經驗,得出這麼一個結論:轉方式,變瓶頸為抓手﹔深挖潛,變低效為高效﹔優布局,變分散為集聚﹔強監管,變粗放為精細。利用網絡先行一步,創新治理勝出一籌。“以前,群眾遇到困難,經常因找不到人解決,頗有怨言。如今遇到問題,找自己的‘紅色管家’就行。大家心氣順多了。”賀勝橋鎮群眾對於“紅色管家”的評價,朴實生動,滿意之情溢於言表,這就是為該鎮黨員干部傳“口碑”。群眾叫一聲“好”,那才是真的好。
黨員干部在抓項目促發展、抓創新促改革中,要既能當指揮員,也能當戰斗員、調解員。要聚焦大局大勢,善於謀劃思考,提高對工作方向工作效能的把控能力。更要有胸懷大局,密切聯系服務群眾和推動轄區發展的本領。學會運用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堅持現場辦公、現場發現、現場解決問題,在“面對面”中解矛盾促發展謀未來。“紅色管家”,就是一個很好的鄉村基層治理的創新案例。(陳大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