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標准”數質齊升,上半年246項地方標准獲批立項

裁員率低的“良心企業”享受穩崗返還免申即享服務,需要經過大數據歸集、篩選名單、核驗征信記錄、公示等多個環節,涉及人社、發改、工信等多個部門。此時,一套完善的“湖北標准”就能厘清程序,助力惠企助企資金精准到位——在湖北,相關服務規范已成功立項。
這不是個例。7月29日從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我省完成了2022年度第一批(上半年)地方標准立項評審工作,立項制定225項、修訂21項,全年預計將突破400項。
近年來,我省地方標准立項數量大幅增長。2019年全年立項省級地方標准制修訂項目107項﹔到2021年,增至311項,增長190%。今年上半年,首批集中立項已達到246項,同比增長近40%。
“湖北標准”所覆蓋的行業結構在優化。過去,我省立項制定農業地方標准居多,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的佔比較低,2019年立項的107項目省級地方標准制定項目中,農業類項目共43項,佔40%,工業類項目29項,僅佔27%。到2021年,技術先進的工業類項目數量大幅增加至117項,佔比約38%。今年上半年,首批集中立項的各類項目在結構上繼續優化,篩選技術含量較高的農業類項目69項,佔比28%﹔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領域項目佔比分別為31%、26%和15%。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立項的地方標准項目將為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如《小龍蝦預制加工技術規程》將有效提高小龍蝦產品質量、延長貨架期﹔《中藥材當歸生產技術規程》等中藥材地方標准將促進我省中藥材產業的優質化、品牌化﹔《鍛模增材再制造工藝規范》和《機器人測量加工系統技術規范》等項目,將推動我省鍛模增材再制造技術規模化應用和助力智能制造領域工業機器人技術的推廣應用,支撐制造業轉型升級﹔《綠色建筑產業貸款實施規范》,響應“碳中和、碳達峰”目標號召,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記者汪子軼、通訊員王永瑜、王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