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湖北黃梅:“三大板塊”擘畫農業發展新藍圖

2022年09月23日07:53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黃梅“三大板塊”擘畫農業發展新藍圖。陳洪彬攝

黃梅“三大板塊”擘畫農業發展新藍圖。陳洪彬攝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是農業大縣,素有鄂東糧倉之稱。黨的十八大以來,該縣農業產業發展格局悄悄發生變化,在守牢耕地紅線、端穩飯碗的同時,以聚焦品種、提高品質、打造品牌為目標,既要充實中部平原的“米袋子”,還要端好北部山區的“果盤子”,提好沿江地區的“菜籃子”。

在長江岸線流域內,黃梅沿江地區這幾年一下子建起了20多家大棚蔬菜基地。雖然今年遭遇到罕見的高溫干旱,但是分路鎮游州村村民翁正根種植的冬瓜、瓠子等蔬菜仍有了一個好收成。

黃梅縣竹青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翁正根說:“收成和往年相比減產30%左右,但價格上漲,總體來說,基本上能夠持平。”

如今在黃梅,像翁正根這樣的蔬菜種植大戶發展到了60多家。有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有這幾年建起來的百億農產品交易市場,還有現代化的育苗工廠,黃梅蔬菜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從種苗繁育到標准化種植再到現代物流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湖北萌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步說:“我們採用全自動地噴灌,風機水帘降溫,保証了種苗在恆溫恆濕的狀態下生長,為農戶提供最優質的種苗。”

十年來,徐步升的育苗工廠已經發展成為鄂東地區最大的蔬菜育苗基地。隨著工廠化育秧和設施農業蔬菜栽培種植技術的大范圍推廣,黃梅蔬菜復種面積達到18.3萬畝,產量突破37萬噸,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必須邁過的最大的門檻就是農業標准化。在提好沿江地區的“菜籃子”的同時,如何運用工業化、標准化、品牌化的思維,充實中部平原地區的“米袋子”,端好北部山區的“果盤子”?黃梅也已開始拓出一片新天地。十年來,在糧食生產上,訂單作業、合同作業大行其道,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率已經達到87.2%。

一粒稻米的價值到底有多大?以“自然農法”生產大米起家的謙益農業,已經在黃梅和其他省區建起了12個生態大米種植基地。到了今年,企業不僅僅依靠無公害、打生態牌,來提高稻米身價,而是把眼光投向深加工,變著法子延伸產業鏈,將大米加工成黃酒,小米變成米醋。

湖北謙益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攀介紹:“深加工的產品,產值會變得更高,一般是原料的五到十倍,利潤率也相對比較高,像我們通過大米加工的麥芽糖、米線,用糯米加工的黃酒、代餐粉等。”

向生態要效益,用標准塑品牌。十年來,在黃梅北部山區,以藍莓、葡萄、獼猴桃為代表的“果園經濟”也在蓬勃發展,已建起葡萄基地1.2萬畝,藍莓基地2萬畝。

據黃梅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桂石雄介紹,目前藍莓及相關產業已成為黃梅“一縣一品”特色支柱產業。到2025年,全縣藍莓種植面積力爭擴大到5萬畝左右,藍莓精深加工能力達到2.5萬噸,年總產值達到25億元。

深秋時節,在大河鎮徐墩村的雙峰山下,有一個“養”在深山的“獼猴桃王國”。走進獼猴桃園,隻見連片棚架下一個個毛茸茸的獼猴桃挂在藤蔓上。湖北雲峰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程雪說:“我們這個沙地還是比較適合種獼猴桃,因為我們這個沙土土壤種植獼猴桃比泥土種植的口感要好一些。”

一棵獼猴桃果苗,三年之后挂果,四年之后開始豐產。2019年起,雲峰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80畝獼猴桃進入豐產期,每年產量都在10噸以上。

蔬菜,可以“通江達海”﹔稻米,被“吃干榨盡”﹔果子,能“移花接木”。十年來,黃梅全力建設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調優調強農業產業布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優質稻米、紫玉藍莓、小龍蝦等重點產業鏈為龍頭,以優質化種植、規模化流轉、機械化耕作、標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設為支撐,三大板塊擘畫出黃梅農業發展的新藍圖。(郭婷婷 陳洪彬 孫小琬)

(責編:張沛、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