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

張壽榮院士:冶金報國使命不輟

張沛 薛蒂 程琳 王郭驥
2022年09月26日12:06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張壽榮院士接受人民網專訪。薛蒂攝

張壽榮院士接受人民網專訪。薛蒂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鋼鐵冶金專家張壽榮的鋼鐵人生,是一條在時代的召喚和歷史的際遇中,通過不斷努力和奮斗而取得輝煌成就的淬煉之旅,猶如礦石從幽深的礦井歷經採掘遴選和千錘百煉,鋪就了共和國從貧窮走向富強的前進之路。

從無到有   “鋼鐵長子”挺脊梁

1958年9月13日,武鋼一號高爐第一爐鐵水噴薄而出,張壽榮就是開爐現場技術總指揮。

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希望中國很快能搞出工業化來,把國家搞強,不受別人的欺負。”張壽榮心懷理想。

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張壽榮拋洒著青春熱血,追逐著鋼鐵報國夢。

1956年5月,時任鞍鋼煉鐵廠生產科長的張壽榮接到任務,奔赴武漢參與審查武鋼煉鐵系統的初步設計方案。

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張壽榮心潮起伏,當年火熱的建設場景歷歷在目。“我來的時候,這個地方根本就還沒有動,連地都沒平,還都是小山坡。”

第二年,張壽榮被正式調入武鋼,安排在煉鐵車間,擔任煉鐵籌備組組長。

有外國專家嘲諷,“1號高爐要1958年出鐵是吹牛皮。”張壽榮頂著壓力,針對蘇聯專家的設計方案,在高爐及配套的礦山、燒結、焦化、能源介質、運輸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改進意見,從而節省了投資,縮短了建設工期。為了確保高爐順利投產,他還組織了礦冶冶煉性能試驗,選定了開爐燃料,制定了開爐方案。

在張壽榮的主持下,武鋼1號高爐於1958年9月13日順利出鐵,這也標志著武鋼第一次創業的成功,是武鋼史冊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有到強 創新發展立潮頭

此后的60多年裡,張壽榮矢志不渝探索鋼鐵技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就。

1970年,他主持制定了武鋼4號高爐建設方案,這是當時國內自行設計和建設的第一座大型高爐,開創了中國獨立自主設計和建設高爐的先河,為后來的高爐建設積累了經驗。

1982年,為了恢復“一米七”的生產能力,張壽榮被提拔為總工程師、副經理。為了適應“一米七”軋機系統對各工序生產質量亟待提升的需要,他一面針對軋前工序落后的生產技術組織大規模改造,一面針對“一米七”系統投產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積極推行創新攻關。人間萬事出艱辛,在他的努力下,“一米七”項目經過爭分奪秒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快速達產達效,生產出一批又一批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的優質鋼材。

武鋼“一米七”開創了我國在大規模引進吸收世界先進裝備技術的基礎上自主創新的先河,這一項目最終於199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張壽榮也於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1年,張壽榮主持建成了集當時世界煉鐵先進技術於一體的武鋼五號高爐,這是我國最長壽的高爐之一。基於他提出的高爐長壽系統工程和永久性爐襯理念,武鋼后來建設的六號、七號高爐和大修后的五號高爐均以一代(無中修)壽命20至25年為目標。他編著的《武鋼高爐長壽技術》為很多鋼企借鑒使用,對延長我國高爐平均壽命、提高高爐經濟利用價值作出了突出貢獻。

至今老院士仍時刻關注著鋼鐵前沿技術,他認為,我國高爐煉鐵將朝著高爐座數減少、大型化、智能化、成本優化、安全綠色、長期穩定運行的方向發展。

“作為長期從事鋼鐵冶金的工程技術人員,我必須奮發圖強,為建設鋼鐵強國努力奮斗。生命不息,戰斗不止。”在四面都是書的書房,張壽榮精神抖擻地對記者說。

從強到“心”  智能轉型傳薪火

2019年10月,伴隨著最后一爐鐵水成功出爐,完成歷史使命的一號高爐永久退出生產。61年間,武鋼一號高爐累計生產生鐵5000多萬噸,為國民經濟建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新時代大背景下,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面臨新的挑戰,科技人員任重而道遠。花園式工廠、智能制造……一道道難題等待我們去攻克。”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的唯一一位“煉鐵院士”,耄耋之年的張壽榮,依然心系鋼鐵強國夢。

在距離武鋼一號高爐不到百米遠處,武鋼有限煉鐵操控中心已建成投用。張壽榮的在職博士生、現任武鋼有限煉鐵廠負責人李向偉說,“以往,高爐作業區溫度有60多攝氏度,人工點測一趟走下來裡外衣服全部汗透。現在現場隻有少量的巡檢工、調試工,在操控中心裡,用手機就能把活干了。”

作為中國工業化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的武鋼順應黨中央對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定位,探索長江沿岸城區老工業基地的生態、可持續發展發展模式。近5年來,武鋼投入150多億元實施環保治理,其中80多個污染防治項目已建成投運。在治污的同時,加速推進傳統企業向綠色智能化城市鋼廠轉型。

“鋼鐵企業和鋼鐵事業的發展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技術、作風需要薪火相傳,希望他們把艱苦奮斗、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發揚光大。”張壽榮寄語年輕人。

(責編:郭婷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