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五同五共”締造幸福社區

2022年09月28日11:54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燕林社區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為主線,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為載體,實現黨員干部與居民群眾同力、同行、同心、同向、同樂,“有一種幸福,叫住在燕林”在居民中廣為流傳。

干群同力,廣納民意共謀發展新路徑。“家事大家幫,小事大家商,大事大家議。”在燕林社區有一個飄著桂花香的“議事小院”。社區“格格們”化身“小燕子”在樹下接待來訪群眾,居民們親切稱之為“樹下燕語”。過去,社區喜歡“替居民辦事”,比如老舊小區改造,以往是邀請專家規劃,結果卻往往不符合居民實際需求。“好心辦壞事,居民不買賬”這讓社區干部犯了難。為了改變“我熱你冷、我急你慢、我動你看”的局面,讓最了解社區歷史和現實情況,最知道社區痛點和難點的居民共謀社區發展新路徑,變“我”和“你”為“我們”,該社區利用黨群服務中心現有的石桌石凳,打造“議事小院”廣納民意,通過“社區搭台,居民參與,大小事項,居民議定”的方式,將小區改造交由居民共同謀劃,組織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在小院召開議事會,隨時接待居民來訪,實現居民的事情居民議,居民的事情居民定。同時,將小院內桂花樹打造為“心願樹”,居民可在心願牌上寫下對社區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實踐証明,這一做法行之有效,社區日均接待來訪群眾30余批次,收集化解各類矛盾問題10余個。

發展同行,激發民力共建美好新家園。“我的小區我做主,我的樓棟我來扮”活動是燕林社區共建美好家園的重要載體。7棟的樓道燈泡壞了,沒關系,居民大娘拿出自家的燈泡讓物業給換上﹔41棟用水管道老化怎麼辦,居民自籌10萬元對已使用36年的舊水管主體、入戶管道及水表進行更換。從前,居民喜歡在房前屋后種菜,不僅孳生蚊蠅還影響美觀,社區組織多次“毀綠種菜”專項整治行動,效果甚微,復種明顯。沒有參與感就沒有認同感,這件小事,讓社區干部認識到小區建設要讓居民出工出力,政府大包大攬、一竿子插到底,實際上“架空”了居民的方式不可取。燕林社區以社區本部所在的燕林小區為試點,推行“我的小區我做主,我的樓棟我來扮”活動,從改善居民房前屋后的實事、小事入手,對房前屋后小菜地進行清理,對樓道內牆面進行粉刷,對家門口衛生進行掃除,對樓梯間雜物進行處理……從最初由樓棟長帶動,發展到中心戶示范引領,再到全民共建,居民從冷眼旁觀變為積極主動,從置身事外變為熱心參與,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黨建同心,集中民智共管建設新模式。該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構建“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推行“黨員+居民”工作機制,將市、區包聯單位、駐轄區單位納入大黨委成員單位,劃分黨小組34個,推選居民信得過、靠得住且熱心公益的同志擔任樓棟長,在他們的帶動下,一大批居民加入志願者隊伍,經常性開展治安巡邏、文明勸導等志願服務活動,“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在燕林社區蔚然成風。圍繞愛國守法、孝老愛親、鄰裡和睦、勤儉持家、保護環境、權益保障等方面,通過廣泛討論、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召開會議制定居民公約。瞄准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採取黨支部提議、黨小組動議、居民代表評議的民主協商機制,先后解決實驗中學家屬樓屋頂漏水、19棟化糞池堵塞、小區非機動車充電樁報裝、樓梯間安裝扶手等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同時,設置黨務居務財務共開展,每季度進行一次更新,將黨務居務財務情況向居民公示公開,請居民監督,居民共管的社區治理新模式作用彰顯。

服務同向,傾聽民聲共評服務新機制。燕林社區把居民滿意不滿意、贊不贊成、高不高興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心裡有杆秤。社區便民服務站提供人社、醫保、殘聯、民政等60項“一站式”服務,設立“有事您點單、我來幫你辦”窗口,推出“線上+線下”雙評價渠道,虛心接受居民“點贊”“找茬”“吐槽”。針對出現的“不滿意”評價,第一時間進行回訪核實並整改反饋,通過居民監督,改進工作作風,實現共贏發展。同時,燕林社區還將“十堰好人”“最美家庭”“孝心兒女”等先進典型的評選權交給居民,通過召開民主評議會。居民代表會、鄰裡座談會,層層選拔最具特色的標兵戶、領航戶、示范戶,鼓勵居民見賢思齊,營造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濃厚氛圍。近年來,推薦“十堰好人”16名、“最美家庭”1907戶。

群眾同樂,凝聚民心共享治理新成果。別讓樓房梳理了鄰裡關系是燕林社區一直提倡的生活理念。為此,社區謀劃籌辦了百家宴活動,自2007年開始,百家宴從最初的一棟居民樓自發組織,發展到由社區主辦,整個小區參與,至今已成功舉辦八屆,居民從“陌鄰”變“睦鄰”,社區還鏈接全市優質教育資源,與駐轄區單位市實驗中學、市人民小學深度合作,將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質量、一流的辦學條件為我所用,變“人人稱羨的高等學府”為“家門口的少年宮”,常態化開展以紅、橙、黃、綠、青、藍、紫七鐘顏色為主題的“七彩課堂”活動,宣講紅色故事、教授各類才藝,“共享報刊亭”“紅色驛站”種種惠民利民設施免費向居民開放,不僅能提供茶水供應、應急充電、雨衣雨傘等貼心設施,還可讀書看報、閱讀充電。原來社區門前的停車場變成了小廣場,增加健身器材、休憩座椅55處,居民有了鍛煉身體、休閑娛樂的場地,社區居民享受到了共同締造的成果。(陳宣霖 萬月 童安娜)

(責編:肖璐欣、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