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武昌區:搶抓“數字”“雙碳”機遇 打造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城區樣板

武漢市武昌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武昌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武漢12月28日電 12月27日,武漢市武昌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會上,武昌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代表區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面對洶涌疫情和經濟下行沖擊,武昌區經濟社會發展仍取得一系列新成果新亮點: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50億元、增長5%﹔策劃實施區級重大項目212個,新開工武昌灣等億元以上項目38個﹔全年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0億元,消費活力加速回補﹔發布實施“黃鶴樓星空”計劃,組建武漢數據智能研究院,啟用首個數字經濟產業園武漢數創大廈,數字經濟新賽道加速開啟﹔出台碳金融集聚區建設實施意見,入選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建成投用首個碳金融集聚示范樓宇碳匯大廈,落戶中碳科技等22個引領性項目,雙碳產業新優勢持續鞏固﹔新登記市場主體2.7萬戶、總量居全市中心城區第一﹔成立湖北省首個博士創新創業聯盟,新增留漢大學生3.5萬名﹔新增海綿城市6.6平方公裡,華中首座220千伏地下變電站投產送電,69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聚焦穩崗保就業,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1.4億元,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成功打造都府堤、百瑞景等7個社區樣板點,南湖幸福裡經驗獲全省推廣……
2023年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之年。
該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武昌區將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主攻方向、第一抓手,加快實施“黃鶴樓星空”計劃,圍繞高校院所、龍頭企業,積極布局“一谷一廊多帶”數創發展空間﹔全面實施“繁星、新星、亮星、明星”計劃,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聚焦金融服務、工程設計、文化旅游、商貿商務等優勢產業,深入實施“數字融萬企”行動,支持發展科技金融、“CIM”設計、沉浸式旅游、元宇宙社交、商務直播等新業態新模式,並全力做好要素保障,構建數字化發展最優支撐體系,讓數字經濟成為引領區域發展的新動力。
武昌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表示,2023年,武昌區將對標一線城市先進城區,搶抓“數字”“雙碳”等重大戰略機遇,以不負時代的激越豪邁、一往無前的奮進姿態,加快建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要內容,以總部經濟為主要形態,以科技、人才、金融為主要要素的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城區樣板,在全省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全市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中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張懷如 刁少紅 況昕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