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帶來全家福,湖北武漢市居民——
“新生活讓我特別有奔頭”(新春走基層)

滾水裡撈出面條,碼幾片牛肉,淋一勺湯頭——“牛肉面來嘍!”農歷臘月二十九,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一家面館裡,店主羅丹忙前忙后。傍晚時分,招呼完春節前最后一撥客人,羅丹鎖上店門,帶著笑意踏上歸途,“新家很近,溜達回去,面都坨不了。”
新家所在的惠豐苑二期是面向棚戶區拆遷戶的還建小區。客人跟著羅丹乘電梯上到高層,一開家門,父親羅生江就迎上前來,“快請進,轉轉我們家新房。”
牆上挂著小紅燈籠,新房被照得亮堂堂,透過窗戶還能望到室外的綠意。“樓下有超市,出門走幾分鐘就是地鐵站。”羅生江說,“住在這兒,可太方便了。”
過去,羅生江一家生活在蔡甸區永利村。蔡甸區屬於遠城區,發展日新月異,永利村周圍修了環線、蓋了高樓,村子成了“城中村”。棚戶區改造的實施,讓羅生江一家迎來了轉機。“政府給了補償款,還幫著辦了養老保險。”羅生江說,“拆瓦房、住新房,全家都有份兒,我們當然高興了!”
2016年,惠豐苑一期竣工。當時孫輩們還在上學,羅生江和妻子毛翠珠商量,決定把新房留給兒女們,他們先租房住。2021年,惠豐苑二期舉行分房抽簽儀式,按照抽簽決定的次序,羅生江第一個上台選房,“樓層挺好。”去年9月,二期交付,11月,羅生江夫婦退掉出租屋,住進了60平方米的還建房,和兒女們成了鄰居。
新房裡,羅丹抱著10個月大的兒子,羅生江看著外孫,笑逐顏開:“添了孫輩,又住上新房,我家真是喜事連連!”羅丹接話道:“小區裡有個普惠幼兒園,學費不高,過兩年就能把兒子送去啦。”
在惠豐苑小區,像羅生江這樣的棚戶區居民共有400戶。近年來,武漢市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截至2022年底,累計實施各類棚戶區改造56.6萬戶,惠及居民150余萬人。
幾年前,毛翠珠把自己開的牛肉面館轉給了羅丹。搬進新房后,兩口子幫著照看外孫,也不時到店裡搭把手,日子過得自在而充實。“面館生意紅火,全家住上新房,幸福安康,新生活讓我特別有奔頭!”羅生江說。
“開飯了!”羅丹端著盤子,向餐桌走來,“這是祖傳的味道——鹵牛肉。”這是他們在新家過的第一個春節,忙了一年,羅丹打算趁春節假期多陪陪家人,大年初八再開店營業。一家人熱鬧地圍坐在一起,房間裡飄溢著年味兒,歡聲笑語讓團圓時光更顯溫暖。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24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