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全國低碳日

武漢:以低碳先鋒為引領 共創綠色生活

人民網記者 張沛
2023年07月13日08:28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種下一片“漢馬林”,讓綠色低碳引領馬拉鬆賽事新風尚﹔學校設立“再生資源銀行”,存放學生們收集的可回收舊物﹔度假村項目採用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節能技術,實現了建筑節能率達到75%以上……在2023全國低碳日到來之際,武漢公布一批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展現該市綠色發展的有益經驗和積極成效。

近年來,武漢加大生態環保宣傳力度,廣泛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讓低碳發展理念在各行各業生根發芽。

武漢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

武漢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

增林擴綠構筑生態屏障

盛夏到來,武漢東湖一片好山好水好風光。作為東湖綠道重要一環的武漢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樹林茂密湖水清澈,設有彩虹橋空中步道、觀鳥平台、親水平台等設施,是市民與自然環境零距離接觸的絕佳去處。公園通過魚塘活化再造,形成“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動物—鳥類”共生系統。利用四季苦草及禾本科蘆葦進行生物固碳,折合固碳當量為9.6噸/年。綠色低碳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態勢。

4月16日鳴槍開跑的2023年武漢馬拉鬆(以下簡稱“漢馬”),是一匹綠色低碳的“綠馬”。作為一種新型的環保形式,碳中和已成為國際大會和體育賽事所採用的碳減排國際慣例。武漢漢馬體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包波介紹,賽前,“漢馬”跑友在江夏區靈山旅游區種下一片“漢馬林”,以抵消“漢馬”賽事所產生的一部分碳排放量。本屆“漢馬”通過注銷來自企業捐贈的中國核証自願減排量實現史上首次“碳中和漢馬”。

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

發展超低能耗建筑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位於江夏區湖泗街的海洋村是該區重點打造的綠色生態農業與康養相結合的項目,採用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節能技術,通過優化建筑布局、朝向、採光通風,採用保溫隔熱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圍護結構、無熱橋設計外牆,地源熱泵技術和新風系統等節能技術,實現了建筑節能率達到75%以上。

從綠色制造到制造綠色,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打造了“廢舊電池報廢回收-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動力電池再制造-再使用-梯級利用”全生命周期循環價值鏈,促進我國車用動力蓄電池基礎材料行業節能降耗、清潔生產。

生態環保理念融入日常

大興路小學校園裡設立了一座“再生資源銀行”,用來存放同學們收集的可回收廢棄物,每個班級還設立了“低碳賬戶”。學校定期對“銀行”內的廢棄物進行回收處理,給各班賬戶存入“低碳值”,鼓勵小學生參與低碳環保行動,創建美麗家園。

3月,江漢區北湖街道作為華中地區唯一代表成功入選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綠色繁榮社區”試點項目。“我們以此為抓手,加強頂層設計,務實推進實踐應用,積極探索出一條具有示范性、推廣性和可復制性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北湖街道辦事處主任張惠君表示,該街道率先採用綜合能源托管模式,對街道內機關辦公大樓用電、用水、用氣等進行節能數字化改造,預計每年降低街道綜合能耗8%以上。同時,推進老舊小區低碳化改造,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樁)、口袋公園運動發電器材等多樣化低碳生活設施。

如今的武漢,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踐行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批低碳社區、企業、園區等勇當低碳先鋒。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畫卷在江城大地鋪展開來。

(責編:周雯、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