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深刻認識和把握中華文明的和平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葉小文
2023年08月17日07: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內容提要

  千百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平理念一以貫之,沉澱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立足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實際、順應時代潮流,因而走得通、行得穩。中國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是國際正義力量的壯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從五個方面深刻總結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展現出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強加於人,決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不搞‘黨同伐異’的小圈子。”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等理念體現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人類社會的美好憧憬,豐富了中國式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文化內涵。中國式現代化體現出與西方現代化不同的道路選擇,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中華文明的和平性一脈相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以人為本、以和為貴,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些思想體現著人文主義底蘊,蘊含著和平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平理念一以貫之,在許多方面都有體現。

  中國古代不同流派思想中都有關於“和”的內容。比如,道家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意味著當發生利益沖突、矛盾糾紛時,人們不妨彼此體諒,結果可以平和情緒、實現和諧。儒家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儒家思想對“和”的追求體現得比較鮮明,講“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道家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儒家倡導的人與社會和諧,都具有重要價值。這種對和諧的追求至今仍沉澱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以和為貴”具有重要價值。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若能夠被世界採納,地球上肯定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和”的精神,體現的是一種承認、尊重、圓融。“和”並不是一團和氣,而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異、共生共長。“和”的途徑,是以對話求理解,和睦相處﹔以團結求合作,和衷共濟﹔以包容求和諧,和平發展。“和”的方式,是承認彼此不同基礎上的求同存異、團結包容。“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塑造了中華民族在文化上海納百川的包容特質。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對於不同文明如何相處、人類文明向何處去等重大問題,秉持和平理念的中國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為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喚起國際社會對發展問題的重視,推動加強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促進國際發展合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強調要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為共同營造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行動指引、注入思想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中國共產黨人傳承中華文明愛好和平與開放包容的精神,著力促進和平,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促進世界各國開展平等對話協商,為人類攜手共創美好未來貢獻了中國智慧。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個重大命題本身就決定,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用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中華文明,同時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鮮明的中國特色。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的科學指引下,黨和人民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取得巨大發展成就。中國式現代化立足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實際、順應時代潮流,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近代以來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往往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為先導。這個過程產生了對勞動力、原材料、能源資源的大量需求,對外擴張的需求也不斷增長。特別是近代西方一些國家,在原始積累過程中,以堅船利炮、圈佔土地、奴役他人等方式在全世界掠奪資源、薅取羊毛。這種方式雖然推動了這些國家的發展繁榮,卻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深重災難。隨著西方現代化的擴展,世界上不和諧的“現代性”噪音不斷擴大。在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固有矛盾造成人的發展與社會的對立,在工業化進程中自然生態系統遭遇危機,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導致貧富分化、群體對立,導致人們心為物役、精神空虛。

  中國式現代化摒棄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實現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與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長期奉行“國強必霸”的叢林法則和對抗性零和博弈思維不同,和平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國強調發展最終要靠自己,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中國始終堅守永遠不稱霸、不搞擴張、不謀求勢力范圍的庄嚴承諾,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努力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貢獻力量。中國向世界展示的,是一個人口規模巨大的發展中國家持續而協調發展、勢不可擋的現代化﹔是一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有助於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充分表明,中國是重誠信、講誠信、守誠信的,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是一個可信、可親、可敬、可靠的大國。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走得通、行得穩,不僅因其符合實際,實事求是,還因其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深葉茂。“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的美好願望,“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遠親不如近鄰”的相處之道,“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必亡”的和平思想等,在中國世代相傳,深刻影響我們對現代化道路的選擇。中國式現代化向世界展現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的深厚情懷、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讓世界人民感受到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前途所在。

  向世界講好中國和平發展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將致力於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促進世界和平穩定。中國式現代化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自己的基本國情和文化傳統、基於全人類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作出的正確抉擇。中國倡導以對話彌合分歧、以合作化解爭端,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主張以團結精神和共贏思維應對復雜交織的安全挑戰,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中國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是國際正義力量的壯大。

  當然,傳承中華文明的和平性,並不意味著無原則地妥協退讓,更不意味著忍氣吞聲。爭取和維護和平,背后體現的是一種文化自信,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志氣、骨氣、底氣。崇尚和而不同、以和為貴與崇尚正義、不畏強暴是一致的,中國始終以堅定的戰略定力去爭取和維護和平。

  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需要向世界講清楚中華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我們要立足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講好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故事,構建中國話語體系。要充分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全人類共同價值,講清楚其背后的哲學根基、精神源泉,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式現代化更加真切、生動、可親。要讓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向世界吹送的是古老東方大國為實現民族復興而自強不息、和實生物之“和風”,充實的是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弘揚的厚德載物、協和萬邦之“和氣”。

  (作者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17日 09 版)

(責編:周倩文、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