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安: “一套表”為基層“鬆綁” “四項舉措”減負增效

咸寧市咸安區青龍社區網格員楊冉正在電腦前整理資料。人民網記者 周雯攝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表哥表姐”的出現,是基層一大痛點。如今,“讓數據多跑路,基層少跑腿”在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通過技術手段成為了一種為基層“鬆綁”助跑的方式。
“與去年相比,如今要錄入的信息量減少了六七成。”去年,咸寧市咸安區青龍社區網格員楊冉還自嘲為“表姐”,如今,基層大數據共享平台的建立,大幅度減少了頻繁填表的問題,為“表哥表姐”大瘦身。
她介紹,以今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征繳時為例,她再也不需要拿出厚厚的“賬本”從上千戶居民中翻找人員信息,更不用挨個上門核實。僅憑一部手機,她將數據上傳下達,這項原本要7天完成的工作,現在縮至2天。
“我們通過基層減負調研發現,咸安區村社區一級依法履職、協助政府辦理事項和便民服務事項154項,其中高頻事項佔比87%,村社區需報送表格113套,涉及部門和單位26個。”咸寧市咸安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先柏介紹,如何將社區工作人員從成堆的表格中解脫出來,解決“表哥表妹”的問題是擺在咸安面前的一個新命題。
今年2月,該局委托一公司開發出“基層減負一套表”信息管理系統,在中心城區8個社區應用。
所謂“一套表”,即部門提出需求,系統在雲端自動“合並同類項”,形成“一套表”。社區一次上傳,建立起基礎數據庫。當部門有信息需求時,能繞過社區,直接在系統中抓取。
王先柏表示,咸安區基層數據庫“一套表”項目運行之后,有效改變了基層社區工作人員“表格多、台賬多、事務多”的現狀,讓工作人員能抽出更多時間沉下身子為群眾服務。
“‘一套表’讓我們的填表工作量減了5成。從筆尖到指尖,‘表’面文章少了,干實事的時間多了。”咸安區同心路社區書記余霞說。
這套系統,成為打破信息壁壘的“路由器”。目前,該區“一套表”系統以自然人為數據索引,已完成78萬條數據採集,50個主題應用的梳理工作,已實現區內全覆蓋。
不僅是建好“一個平台”,推動數據報表“大瘦身”,咸安區還積極規范“兩類台賬”,實現考核台賬“減厚度”﹔健全“三張清單”,為基層履職念上“緊箍咒”﹔開展“四項清查”,破除形式主義“花架子”等“四項舉措”為基層減負增效。
據悉,咸安區聚焦基層“事項多、任務重”的問題,編制了村級便民服務、負面履職事項、個性化服務“三張清單”,將原有的154個村級事項精簡優化為64個事項下沉至村辦理、59個事項下沉至社區辦理,讓居民辦事更方便、基層服務更精准。聚焦基層“牌匾多、工作群多、奇葩証明多”等的問題,開展“形式主義挂牌”、不應由村級承擔工作事項、不應由村級出具証明、“網絡工作群”四項清查。清理取消証明事項113項,保留証明事項247項,通過數據共享、部門核驗等方式,實現54項事項証明免提交,同時明確對於外出學習、工作、生活的居民群眾確需出具証明的,村級組織對能夠核實的事項在核查之后可以出具相關証明,避免群眾多頭“跑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