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建立“法院+N”多元解紛機制推動糾紛化解
“多虧法官和工會調解員幫忙,我才能順利拿到工傷賠償。”近日,在湖北省武漢市“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室內,王某感慨萬分。
“法院+工會”是武漢建立“法院+N”多元解紛機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建設,打造“調解指導站”“多元解紛工作站”“糾紛百步停”等特色基層治理品牌,針對勞動爭議、金融糾紛、物業糾紛等多發領域,建立 “法院+工會”“法院+銀保調”“法院+物調委”等“法院+N”專業化解紛模式,推動糾紛源頭化解、訴前化解、多元化解、實質化解。
“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解紛再加速
武漢市武昌區某汽車配件企業因生產模式發生變化,與企業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其中9名勞動者先后向武昌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武昌區人民法院選取1件案件先行立案審理,邀請其他案件當事人參與旁聽,其余8件案件均在訴前參照審理結果成功調解,該企業也參照調解結果自行妥善處理其他員工的補償問題。
武昌區人民法院開通勞動爭議司法確認綠色通道,由專業審判合議庭專門負責司法確認。專業審判法官制作勞動爭議案件要素表、調解小結等文書模板,指導調解員在訴前階段做好無爭議事實固定、爭議焦點歸納、法律文書送達地址確認等工作,為調解不成功案件做好要素審理准備。
“‘武昌區人民法院、武昌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 自2019年成立以來,通過訴前調解成功勞動爭議1255件、訴中調解成功勞動爭議1175件,調解成功率達51.69%,平均調解用時11.5天。”武昌區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截至目前,武漢中院已協調15家區法院與各區總工會深度對接,全市16家“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實現全覆蓋、實應用。
“法院+銀保調”金融解紛更高效
2018年,武漢中院試點“法院+銀保調”多元化解機制,與湖北省銀行業保險業調解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協同基層法院在省銀調解中心設立金融巡回審判庭,在全市法院設立調解工作室。
今年5月,武昌區人民法院收到了某銀行武漢分行提交的121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的起訴材料。收到材料后,該法院立即將系列案件委派給湖北省銀行業保險業調解中心(以下簡稱省銀調中心)開展調解。但因為案件涉及新型貸款產品,對於合同中約定的利息和罰息如何認定,缺乏明確的裁判依據。
省銀調中心調解員在法官的指導下,雖提出了調解方案,但多名被告對調解方案猶豫不定,調解陷入僵局。該法院立刻啟動訴調對接,選取其中一個案件,快立快審快結,固定了利息、罰息的計算標准。生效判決作為“指南針”,調解方案迅速得到雙方當事人的認可。經過幾輪協商,銀行也對罰息金額作出一定讓步。最終,在法院與省銀調中心共同努力下,120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全部調解成功。為了防止類似糾紛再發生,該法院還向該銀行發送了司法建議函。
“示范判決+調解”已是武漢法院處理金融類糾紛的成熟模式——同類型案件,選取代表性的先行判決,可明確賠償標准、修正當事人不合理預期,起到“一案解千紛”效果。
據了解,武漢中院正持續與湖北省銀調中心深化合作,聚力共建一個對接平台、一套長效機制、一支解紛團隊、“一站式”服務群眾的“四個一”工程,打造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武漢模式”。
“法院+房地局+物調委”物業糾紛巧化解
今年初,依托“法院+房地局+物調委”物業糾紛訴調對接機制,武漢中院探索“整改式化解+協商式調解+引導式訴訟”三步法,探尋物業糾紛巧化解。
今年8月,漢陽區人民法院在物業矛盾排查過程中,發現近期某小區業主對物業公司服務不滿、投訴較多,物業費也長期拖欠。漢陽區法院隨即使用“三步法”化解矛盾。 通過 “整改式化解”,組織物業公司與小區業主進行對話,對能夠馬上解決的問題,與房地局、物調委一起,督促物業公司立行立改,同時請業主代表見証,就地化解矛盾糾紛﹔不能當場解決的,與物調委開展“協商式調解”,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引導物業公司和業主換位思考,協商解決﹔對於矛盾仍然尖銳、前期無法化解的糾紛,通過“引導式訴訟”,認真做好訴前引導,穩定當事人情緒,通過速裁機制明確裁判指引。最終,該小區78戶業主全部繳納物業費。
據了解,武漢中院指導全市法院運用“三步法”化解物業糾紛以來,相關糾紛數量明顯下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