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辦好民生實事 共創美好生活

——讀者新年寄語

2024年01月08日09: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湖北武漢市讀者梁征:

城市環境宜人宜居

道路日新月異,沿途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行走在大街小巷、公園或是居民小區,抬頭見綠,移步換景,幸福的氣息扑面而來,這就是我所在城市武漢光谷一條主干道呈現出來的新模樣。

2023年初,我每周都要走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二路接送孩子。那時周圍全是建設工地,因此導致堵車嚴重,從家到學校20多公裡的路程,常常費時費力。后來,接到群眾反映,為緩解周邊交通擁堵壓力,改善居民出行環境,東湖高新區對高新二路進行改造升級。2023年10月底,高新二路部分路段已通車,駕車20多分鐘就可以從家到學校,而且道路兩側風景宜人。

現在,武漢光谷中央生態大走廊已基本完成主體建設。行走在光谷生態大走廊之中,有潺潺溪水,有似錦繁花,有蔥蘢樹木,有奇石美景……許多游客前來拍照打卡,還有不少騎行或跑步愛好者穿梭其中。誰能想到,幾年前,這裡還是荒地、臭水溝。如今,生態走廊成了市民休閑、鍛煉、娛樂的好去處。

2024年,期待光谷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快武漢地鐵11號線二期建設速度,期盼能夠早日通車。同時,希望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建設更多公園、文化中心等公共場所,提升城市生態品質,讓武漢這座城市更加宜人宜居。

(本報記者孫立極採訪整理)  

雲南昆明市讀者花增石:

社區養老放心舒心

社區前幾年開辦了社區食堂,一頓飯隻需要五六塊錢。飯菜便宜,又合老年人胃口,逢年過節還給大家送月餅、送湯圓,很是溫馨。我們老年人都喜歡去食堂,除了吃飯方便,還能和老朋友聊聊天,給生活添點樂趣。美中不足的是,食堂人多地方小,略顯擁擠。2023年,社區給老年食堂換了寬敞的新地方,大家更願意來了。有些獨居高層的老人下樓不方便,社區還專門有工作人員免費送餐上門。

除了食堂的福利,社區還協調了金馬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和中醫大夫每周來小區坐診兩次。2023年,社區醫院還專門來給我們老年人做了體檢,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現在,老舊小區改造后新建了文體小公園,我們老年人在這裡打打太極,鍛煉身體,好不愜意。

如果說新年還有什麼新期待,那就是我們老年人還想學點新東西。目前,老年大學很受歡迎,但是報名有些難。如果能引進社會機構開辦老年大學多開些課程,我們就能多一些學習的機會。還有,老舊小區人車混流、車來車往,加上快遞外賣小哥騎行比較快,有些安全隱患,期盼能對小區內部道路多一些安全規劃設計。“一老一小”分不開,有年輕人反映兩三歲的小孩很難找到合適又放心的托兒所,有的孩子媽媽隻能辭職在家照顧孩子。希望能從制度上給年輕的父母以更多選擇,讓他們可以更好地照顧嬰幼兒。

(本報記者楊文明採訪整理)  

寧夏銀川市讀者曹東旭:

生態環境越來越美

我們村就在美麗的賀蘭山腳下。離村子不遠,是長期採砂形成的幾個廢棄礦區,面積達幾千畝。由於開採年代久遠,遺留的廢棄渣台、礦坑等嚴重影響了這一帶的生態環境。坑洞遍地、揚塵嚴重、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也出現了嚴重下降。開始,村裡的地下水機井隻有不到10米深,后來要打到30多米才有水。挖砂還導致嚴重的沙化,很多地方的表皮土損失殆盡,一下暴雨就容易形成泥石流。村裡土地鹽鹼化也愈發嚴重,靠近河灘的土地甚至寸草不生。在大風天氣,廢棄礦區附近沙子被風吹起來打得人臉生疼。

近年來,銀川市西夏區對村子附近的這些礦坑實施了生態修復,就地取材用土堆和砂石將礦坑填平,再從其他地方取一些表皮土覆蓋其上。在修復土地時,施工人員從他處取來的“客土”厚度達50厘米,覆蓋在沙化的土地上,並通過施加農家肥、有機肥等進行翻耕、精耕,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通透性。如此一來,曾經千瘡百孔的礦區,變成了綿延平坦的農地,且土壤相對肥沃,適宜耕種。礦坑四周還進行了邊坡改造,種上了樹苗,鋪設了草坪,用以防風固沙、涵養水土。

修復工程完成后,村子附近再未發生過泥石流,地下水位也有了明顯上升。接下來,西夏區還將引入社會資本,要在修復過的廢棄礦坑修建葡萄園,進行文旅開發。希望在今年,我們能見到郁郁蔥蔥的葡萄藤,看到曾經沙化嚴重的廢棄礦區長出鮮美的水果,讓曾經沙化的土地變成村民的金飯碗。

(本報記者張文採訪整理)  

山東東營市讀者牛孝軍:

漁村日子紅火興旺

九曲黃河奔騰萬裡,自山東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我的家鄉老十五村,就在這黃藍交匯、蘆荻飛雪的黃河入海口處,依河傍海,靠海而生。

2019年,墾利區委組織部的“雁陣工程”為村裡引來了致富的“領頭雁”,組建了新的村兩委班子。新班子和大家團結一心,發展致富。經過4年多的時間,我們村從市級軟弱渙散村發展成文明村、示范村,實現了村班子由散到聚,產業由弱到強,村庄由亂到治的蝶變。

這幾年,墾利區以黨建引領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啟用股份經濟合作社,盤活了“三資”,立足村級漁業資源優勢,探索黨支部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帶領大家探索發展海產品捕撈、鹽業鹽場、光伏發電等產業,注冊了自己的品牌,標准化養殖海產品,反季節養殖黃河口梭子蟹等。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腰包也跟著鼓了起來。2019年,我們家入股了合作社,現在分紅一年比一年多,我們家2023年光分紅就有近10萬元。隨著經濟發展,村裡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好。柏油路戶戶通,房前屋后種樹種花,外牆統一粉刷,還和城裡的樓房一樣做了保溫層,冬天暖烘烘的。我父親還吃上了村裡辦的“一元幸福食堂”,解決了我們出海作業的后顧之憂。

新的一年,我們村想把產業再拓展延伸,打造河灘公園產業帶,實施“新漁民計劃”,解決漁民由於年齡問題無法出海捕撈的生計問題。隨著我們年齡增大,也總有一天要“上岸”發展。希望有關部門能多給予我們漁民一些技術幫助和政策扶持,讓我們能夠更輕鬆地轉型發展,過上更好的日子。

(本報記者趙兵採訪整理)

河南虞城縣讀者朱月:

醫保惠及更多群眾

天氣轉暖,爺爺的身體也越來越好。去年,爺爺生了場病,經過醫護人員悉心治療,康復得很快。看著老人精神越來越好,胃口越來越棒,我們一家人心裡別提多高興了。說到這,不得不夸夸國家的醫保好政策。

2023年上半年,爺爺住院20多天,醫藥費花了1萬多元。這讓我們犯了愁。好在爺爺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很高,還可以享受一些補助。多重保障疊加,最終我們僅支付了1000多元,而且報銷程序簡便,辦理速度很快。

對於底子薄、抗風險能力差的家庭,醫保大大減輕了看病的經濟負擔,降低了很多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風險。近年來,國家在優化醫保機制、增強保障方面下了大功夫:穩定居民醫保住院待遇水平,完善門診保障措施,增強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門診保障功能……同時,各級財政加大對居民醫保參保補助力度,困難群眾還能享受個人繳費資助。

我們家就是這些舉措的受益者。未來,我希望更多有需要的人像我們一樣,能享受到這份保障。現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自願參保,有的群眾認為自己平日無病無災而不願參保,等有需要的時候追悔莫及。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做好宣傳和解釋,幫助群眾算明白賬,使大家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前提下,根據自身實際作出合適的選擇。

(本報記者沈童睿採訪整理)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網友陶子龍:

老街發展欣欣向榮

我是安徽池州市秀山門老西街一家眼鏡店的店主。幾十年來,我同老西街一同成長,見証了這條街道的變化與發展。尤其是近年來,街道提質升級,景觀設計更加精致,停車位更多更規范,整體環境有了很大提升。現在,老西街廣場經常會舉辦一些文化活動、文藝匯演,吸引了很多游客,帶動了商鋪的經營發展。

除了硬環境的變化,軟環境也越來越好。現在辦理執照、稅務等事項,基本都能在網上解決,或者線下“最多跑一次”,政府部門的服務效率顯著提升。像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貸款額度也有很大提高,資金流得到保障。這些變化著實令人高興。

在發展的同時,老西街的經營也面臨著一些新問題。隨著網絡電商對實體店的沖擊,線下店鋪經營遇到了一些困難,有的店鋪搬走了。而連接著老西街的新西街,因為有統一成熟的規劃,配套設施也更加齊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店鋪入駐。

街上的商鋪店主對老西街飽含感情,對發展充滿期待。建議老西街內路段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放開一些類別的商業外擺,或者在中間路段規劃固定攤位允許擺攤零售,帶動老街的人氣和流量。同時,可以在周邊的秀山門廣場和客流量大的地方,設置個性化打卡點,增加人氣。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公共廁所、街面座椅板凳等基礎設施。在暢通企業政務服務的同時,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搭建幫助企業辦招聘、引項目、找銷路的資源共享平台,定期推出相關活動。期盼池州這座城市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老西街的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本報記者向子豐採訪整理)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8日 07 版)

(責編:周雯、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辦好民生實事 共創美好生活
  湖北武漢市讀者梁征: 城市環境宜人宜居 道路日新月異,沿途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行走在大街小巷、公園或是居民小區,抬頭見綠,移步換景,幸福的氣息扑面而來,這就是我所在城市武漢光谷一條主干道呈現出來的新模樣。 2023年初,我每周都要走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二路接送孩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