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武穴:奮力打造全省港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

2024年01月12日10:11 |
小字號

湖北省武穴市

湖北省武穴市

湖北省黃岡市委六屆六次、七次全會聚集“在該干什麼的地方干什麼”,作出“以強縣工程和鄉村振興為主攻方向探索黃岡現代化建設路徑”的戰略部署。武穴市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錨定市委賦予武穴“打造港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定位要求,積極融入省、市戰略布局,持續轉變發展方式、做大做強優勢特色,奮力在全市加快建設武漢都市圈協同發展重要功能區新征程中當先鋒、挑大梁,推動各項工作突破爭先、再創一流。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生產線電壓一直偏低,導致車間機器無法全功率運轉,嚴重影響生產經營,營商辦能幫我們解決嗎?”初冬時節,本東南礦業有限公司觀察員李女士向營商辦反饋。

企業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營商辦協調后發現,原來是牛山變電站主變壓器電壓不穩導致,需要電力公司增加電量,確保企業正常生產擴大產能。

經武穴市電力公司加強變電站母線電壓管控,黃泥湖變電站新增10千伏出線,同時,優化用戶供電方案,目前變電站距離東南礦業隻有4公裡。武穴電力公司原來需要投入370萬元改線路方案,經營商辦多次協調后,電力公司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用電量情況下優化線路改裝,擬定新方案。最終達成電力公司和東南礦業合作協議,確定改線費用為225萬元。

截至目前,武穴市共受理涉營商環境投訴問題46件,均已辦結,辦結率100%。2023年9月至12月,該市市長帶隊深入園區、鎮(街),召開企業問需會,座談企業100家,收集企業反映物流、用工、用地、水電氣網保障、企業職工子女就醫就學、基礎設施配套、招商引資政策兌現等問題151個,協調解決136個,正在推進問題15個,切實增強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

近年來,武穴市營商辦創新機制,在全市15家重點企業項目,設立營商環境“監測點”並挂牌服務,從企業負責人、兩代表一委員、新聞媒體等人士中聘請20名營商環境“觀察員”,發揮全社會對營商環境建設的監督作用,開啟了“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共商共建”政企良性互動的新模式。

以共同之力 締造幸福之美

“那些破屋、豬圈拆了之后,感覺眼前一亮,好美!原來‘共同締造’就是大家都搭把手,把環境再搞漂亮一點,把生活再搞好一點。”大金鎮蘇垴社區居民程少琳難掩心中喜悅。

蘇垴社區作為省級共同締造試點村,堅持深入踐行“五共”理念,探索“微組織”“微陣地”“微管理”等舉措推進塆組黨建,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基層治理,共同締造幸福生活。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武穴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凝聚群眾之力,推進梅園、正街等完整社區建設,建成沿江大道停車場、特色美食文化廣場,城市特色風貌煥然一新。統籌資金6000余萬元,“以獎代補”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180個,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不斷提升。

守護“朝夕美好”,便民服務更暖心。武穴市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群體,完善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食堂、兒童托育、應急呼叫系統等服務設施。構建“幸福360”服務體系,開展“健康義診”“送溫暖”等活動2000余場次,服務群眾18萬人次。真正把辦事窗口搬到老百姓的家門口,把暖心服務送到老百姓心頭。

2023年8月19日,在一片贊賞聲中,田家鎮街道郭沖社區為16名高考優秀學子發放獎學金60000元。共同締造聚合力,集體經濟結碩果。武穴市緊緊圍繞強縣工程和鄉村振興主攻方向,深化共同締造理念,探索建立“特色產業發展示范區聯合黨委”“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鎮村合作公司”,打造“支部+黨員+群眾”致富聯合體,走出一條“共富同行”之路。

快遞進村 暢通城鄉物流“微循環”

“家門口就可以取快遞,太方便了。”在武穴市花橋鎮楊二嶺村仙人湖採摘園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正在取快遞的村民蘭曉明談起這幾年村裡的各種變化,滿臉喜色地說。

一直以來,快遞難進村是農村寄遞物流的瓶頸。武穴市聚焦打通消費品下鄉進村“最后一公裡”和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裡”,做實“物流+產業”“物流+文旅”融合文章,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完善物流體系,推動城鄉物流全覆蓋。

農村寄遞物流點進村,不僅方便了當地村民寄取快遞,也讓年輕創業者——仙人湖採摘園物流點負責人蘇霞找到致富商機:“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建成后,既給採摘園帶來了好口碑和客流量,也拓寬了我們的經營思路。”

立足“物暢其流”,武穴市高位謀劃、高標建設、高質推進城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成立大宗物資物流體系和區域性大市場工作專班,設立郵政業發展中心,同時制訂出台《武穴市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若干措施》,讓快遞物流“進得去、立得住、可持續”。正在抓緊建設市集採集配綜合服務中心,全市建成鎮級物流服務站10家,按照“一固五有”標准建成村級物流服務點281家,同時打造村級示范點27家,實現了鎮村級物流網點全覆蓋。

下一步,武穴市將圍繞打造“15分鐘生活圈”,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推動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優化農村寄遞物流體系,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讓山貨更易出村、消費品更快下鄉、農優特產賣出好價,促進農民增收、產業提質、鄉村振興。

打好“組合拳” 綠水青山展笑顏

“自從村裡建了污水處理站后,再也沒有臭味了,家裡的生活污水處理后,還可以用於灌溉種菜,省水又方便。”龍坪鎮五裡村村民程春陽說,不僅如此,新建的污水處理站也成了家門口的“美麗公園”。

2023年,武穴市協同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持續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著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總投資7933.44萬元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和總投資2030.68萬元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均已進入中央環保專項資金儲備庫。全市已累計完成農村戶用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7.2萬戶,實施整村推進132個,在建和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終端145座。

今年以來,武穴市聚焦水環境質量的穩定和提升,統籌謀劃水污染物減排,化學需量、氨氮、總磷三項減排指標超額完成﹔全市8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荊竹河等4個太白湖入口湖口水質達標排放。全市417個長江入河排污口累計完成整治376個。積極爭取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3820萬元,謀劃武山湖流域治理EOD項目資金22億元。

和諧共生,美美與共。2023年武穴生態固碳、向上爭資、大氣減排效應等多項工作位居黃岡市生態環境系統第一。2024年爭取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2086萬元,佔黃岡市24.3%。湖北民本集團榮獲第七屆湖北省環境保護政府獎,實現了黃岡市單項集體獎“零”的突破。

喝上“同質水” 甜到心窩窩

“以前從水庫抽水喝,后來家裡打了一口井,就喝井水。現在,擰開水龍頭隨時有水,不僅方便,水質也比以前好,特別安心。”說起城鄉一體供水,武穴市余川鎮干仕村76歲老人干界平笑開了顏。

飲水安全,關乎發展,關系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飲水安全有保障就是要讓農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統籌研究解決飲水安全問題。

武穴市加快推進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和小型供水工程標准化改造,朝著城鄉一體、規模供水,數字孿生、智慧供水,平急兩用、安全供水,提標升級、和諧供水的發展目標,針對調研反饋農村供水村級配水管網標准低、滲漏嚴重、水壓不均衡、村集體和用水戶負擔重等突出問題,實施農村供水提升改造工程,著力補齊農村供水短板弱項。

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當務之急,讓幸福水早日流進農家。武穴市水利和湖泊局按照“建大並小、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原則,同步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戶網改造和“一戶一表”(智能水表)升級改造。

近年來,通過管網延伸“以大並小”先后兼並了10座單村水廠,各類水廠向農村日供水10.5萬噸。武穴水廠及管道新建工程2024年6月完工后,將提升武穴市沿江8鎮(街道)、北部梅川、四望兩鎮和武穴市東城區40萬人飲水安全,同時解決武穴城區近期20萬人口、遠期50萬人口的應急備用水源問題,逐步向“同管網、同水質、同價格、同服務、同保障”目標前行。

打造多彩旅游路 共建產業融合示范區

“白天的景色很漂亮,沒想到夜景更好看,真的還想呆幾天!”1月1日傍晚,在余川大道散步的安徽游客張女士情不自禁地說。

余川位於武穴市北部山區,這裡山青、水秀、林茂,峽谷縱深、梯田層疊,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游資源。近年來,武穴市鼓勵余川鎮發揮良好生態資源優勢,重點發展以文旅產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支持與周邊梅川、花橋等鎮區開展片區聯動,試點多彩旅游路示范共建,促進產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為應對元旦旅游小高峰,我們對多彩旅游路進行美化提升,紅黃藍三色人行道美化噴涂5公裡,行道樹夜間燈光裝扮3公裡,特色路燈升級更換32盞,新設置人文景觀小品雕塑5處,停車場2座,還整合閑置地方打造了一個近一千平方米的生態小公園,抬頭可觀橫崗山繚繞雲霧,席地可陪朋友圍爐煮茶,非常適合驢友打卡和自駕者休息露營。”余川鎮黨委書記黃長春說。

武穴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胡宏偉介紹,全長近60公裡的梅余線生態山水旅游公路,串聯起該市4個3A級景區、一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兩個省級水利風景區、一個省級研學營地和近十家高星級民宿農家樂。下一步,將以這條路為紐帶,建設觀山親水三個打卡點,2個旅游交通驛站,2個自駕人文露營地,5個文化劇場,1個游客集散中心,1個爆款動物親子樂園和一個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加工基地。未來的目標是,到2025年,這裡將成為附近2小時車程內最熱門的旅游打卡地和康養休閑度假區。(圖/文 葉國慶、祝吉光、雷世達、熊慶萍、耿文輝)

(責編:王郭驥、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12名環衛工人的早餐
  “叮叮叮……”1月11日凌晨4時,武漢輕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三的女生支琬靈,被手機的鬧鐘叫醒,而她的同學黃喆,也在這個時候起了床。他倆將連續3天,為校園外做清掃保潔的8名環衛工人制作愛心早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