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武漢都市圈“九城同心”共保聯治護生態

人民網記者 張沛
2024年04月03日08:51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春日的梁子湖,湖水湛藍、波光瀲灩,岸邊的樹木郁郁蔥蔥。這地跨四市的一湖碧水,是武漢、鄂州、黃石、咸寧依托武漢都市圈平台,跨區聯動協作實現梁子湖全流域共治的成果。

武漢都市圈,以武漢、鄂州、黃石、黃岡為核心,輻射咸寧、孝感、天門、潛江、仙桃等城市,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板塊。區域內,“九城同心”深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打造美麗宜居都市圈新典范。

強化頂層設計 建設五大都市圈

武漢都市圈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湖泊塘堰星羅棋布,長江干流自西向東穿圈而過,漢江在此匯入長江,通順河、府澴河、舉水、倒水等多條河流串聯起眾多城市,梁子湖、斧頭湖等大小湖泊分布其間。跨區域、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解決是各成員城市共同的訴求。

2023年12月,《武漢都市圈生態環境共保聯治規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明確,縱深推進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助力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和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

到2027年,武漢都市圈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將取得新進展,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大幅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共保聯治體制機制運行順暢,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格局初步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都市圈基本建成。

《規劃》提出打造綠色低碳都市圈、和諧共生都市圈、美麗清潔都市圈、安全宜居都市圈、融合發展都市圈5大重點任務,同時建立重點工程項目庫,將對都市圈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有推進效益、操作性強的工程項目納入其中,形成5大類重點工程共71個項目。

形成聯絡機制 實現一體化治理

2023年6月1日,位於通順河下游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代表武漢市將300萬元生態補償金交給上游的仙桃市,這是湖北省第一筆到位的長江一級支流跨市生態補償資金。

全長195公裡的通順河流經武漢都市圈內的潛江、仙桃、武漢等地,是長江中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300余萬人的母親河。2022年5月,武漢市和仙桃市探索實行通順河流域上下游“雙向生態補償”。經過一年的實踐,通順河仙桃來水及武漢經開區河段水質均達到III類,仙桃上游來水水質優於目標要求。

“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是上下游城市在流域綜合治理方面的共贏之舉,相關機制的建立為激勵流域綜合治理、推進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水體水環境質量再上一道有力枷鎖。”武漢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針對跨界河湖的治理問題,武漢都市圈建立了生態環境聯席會議制度和溝通聯絡機制,積極開展雙邊、多邊協作會商,印發生態環境協同合作工作規則及生態環境合作工作要點,九市生態環境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41個縣(市、區)圍繞重點流域分別建立了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長江、漢江、梁子湖、斧頭湖、府澴河、天門河等跨市流域上下游城市分別簽訂了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協議,“武鄂黃黃”四市簽訂河湖長制一體化發展工作方案和梁子湖流域聯防聯控聯治機制框架協議,武漢、鄂州生態環境部門建立了梁子湖流域保護信息共享制度。

產業轉型升級 助推高質量發展

黃石下陸區長樂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內,大江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研磨機高速運轉,礦渣經過數道工序,提取金銀鉛鋅等金屬。

垃圾不僅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還是最具開發潛力、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黃石將“無廢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相契合,全面推進清潔生產與超低排放技改,實施500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160個,12家企業入選國家綠色工廠,8家企業入選湖北省綠色制造名單。這個資源枯竭型城市,探索出了“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新路。

武漢都市圈是湖北省產業發展最具活力,生產要素最為密集的地區。“十三五”以來,武漢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佔湖北省的60.2%、中部六省的12%。

在這裡,一座座產業新城加速崛起。武漢都市圈三次產業比為7.08:37.01:55.9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省的64.56%,基本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制造、大健康和生物技術等為支柱的現代產業體系。“中碳登”落戶武漢,碳交易市場不斷成熟。

武漢都市圈也是全國重要的智力密集區,豐富的科教資源,助力綠色低碳創新發展。光谷科創大走廊、東湖科學城加快建設,武漢市被列入國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黃石市大冶市、孝感市安陸市入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責編:肖璐欣、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專家共話智能建造科技創新 助力打造新質生產力
  智能建造創新經濟引擎,科技領航助力轉型升級。4月2日,“武創薈”智能建造專場活動舉辦,來自交通技術創新、工程裝備、施工信息化等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智能建造”大趨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