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落實各項政策,推進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人民時評)

孫秀艷
2024年05月14日08: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不斷完善生育保險在內的相關制度,積極推進各項政策落實落細,讓育齡女性放心育兒、安心工作

  

  “生大寶時醫療費用自己先墊付,出院了再到社保窗口申請報銷﹔生二寶時生育醫療費用可通過醫院直接申報結算,生育津貼要到窗口申請﹔生三寶時連生育津貼都可以‘免申即享’了。”廣西賀州市職工羅女士的親身經歷,折射了生育保險這一“小險種”的改革變化。

  生育保險是社會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單位就業女職工因懷孕分娩中斷工作期間獲得基本經濟收入,並報銷生育相關的醫療費用。國家醫保局信息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49億人,同比增加300.41萬人。2023年生育保險基金待遇支出1069.10億元,為2013年的3.78倍。其中,參保女職工人均獲得生育津貼2.4萬元。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我國生育保險制度不斷完善,婦女生育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相較於過去單位承擔模式,生育保險通過發揮社會保險的互助共濟作用,均衡了用人單位的用工成本,緩解了用人單位雇用女職工的顧慮,對消除就業性別歧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生育保險可為育齡女性提供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的全周期保障,涵蓋產前檢查、住院分娩等各個環節,托起了育齡女性及其家庭“穩穩的幸福”。

  為了讓生育保險制度覆蓋范圍更廣、更加便捷高效,近年來,中央和地方積極探索、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比如,將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生育保險覆蓋范圍﹔規定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在其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地同步參加生育保險等。為了讓媽媽們產后能夠安心恢復、照顧新生兒,不少地區精簡流程、壓縮環節,提升辦事便捷度。比如,浙江推動生育保險待遇一體化線上申辦模式,24小時受理“不打烊”﹔廣西實現“免申即辦”,從生產到生育津貼發放最短僅需6天。對職場媽媽來說,生育后享受帶薪產假,攸關切身福祉。根據生育保險制度安排,參保女職工生育后可享受產假,這期間的工資由發放生育津貼代替,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生育積極性。

  對很多無法自然生育的普通家庭來說,輔助生殖是圓“生育夢”的最佳路徑,但其昂貴的費用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過程中,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生育支持藥物納入醫保支付范圍。2023年以來,部分省份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解決有生育意願家庭“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擾。近期,國家醫保局明確,將繼續指導有關省份進一步完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立項和醫保支付管理,並加強部門協同,推動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共同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通過各類生育保障政策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生育是家之大事,也是國之大事。不斷完善生育保險在內的相關制度,積極推進各項政策落實落細,讓育齡女性放心育兒、安心工作,體現的是黨和國家的關懷,也將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4日 05 版)

(責編:郭婷婷、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