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家電網 感受綠色創新賦能武漢高質量發展

一流城市電網是什麼樣子?答案可能在武漢如火如荼的電力項目建設現場,可能在欣欣向榮的新能源電力設施運行現場,也可能在數字化智慧項目不斷發揮創新能效的作業現場……
5月23日,來自社會各界的40余位代表走進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參觀重點輸變電工程、智能充換電站,以及配網不停電作業現場等代表性項目,感受武漢強勁的“綠色新動能”,為武漢電網發展出謀獻策,推動解決重難點問題。
“武漢模式”助力建設世界一流城市電網
社會各界代表們走進武漢500千伏江北輸變電工程建設現場參觀
代表來到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的500千伏江北輸變電工程建設現場,這座被居民小區、城市道路、口袋公園等設施環抱的輸變電工程,是武漢市城區內的首座500千伏變電站。
工作人員向代表們細心展示這座“外電入漢”重點工程的眾多亮點:華中地區第一個500千伏室內變電站、佔地面積同比常規500千伏變電站縮小50%、按照“綠色三星”最高標准建設,全站採用低噪音設備,採取三層電磁屏蔽措施、外觀設計與周邊景觀完美融合,最終將500千伏江北變電站打造成為保障民生、綠色環保、和諧共生的標志性工程。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經研所副主任呂文介紹,深入城市負荷中心的500千伏江北變是武漢電網“特高壓靠城、超高壓進城”的關鍵性、樞紐性工程。將為眾多擬實施的下級變電站提供上級電源,是30余項一流電網重點項目的先決條件,計劃在2025年迎峰度夏前后投運送電。項目投產后,武漢電網消納西北清潔能源的能力也將大幅提升,為漢口城區未來10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動能。
近年來,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加強政企合作,明確優先採用電網政企共建模式,即全國首創的電網共建“武漢模式”。由政府先行出資批量建設變電站土建和通道部分,供電公司按需完成電氣建設。變電站土建部分由供電公司后期進行收購,通道則無償給供電公司使用。
2023年,武漢電網投產容量404萬千伏安,超“十三五”期間投產容量一半,今年預計投產510萬千伏安,將再創新高。
根據武漢市建設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的目標,在政企合作的電網建設“三年攻堅”(2023——2025)期間,將推進3項特高壓靠城、3項超高壓進城項目﹔2025年底投運及在建變電容量達到6000萬千伏安、高壓容載比提升至2.0,累計投產變電站超過100座。
打造新一代智能低碳充電站的“武漢樣板”
社會各界代表們參觀國家電網三角湖充換電站
從500千伏江北輸變電工程“熱辣滾燙”的建設現場轉到位於武漢經開區的國網首個、湖北首座五星級充換電站——國家電網三角湖充換電站時,現場幾台液冷超級充電樁吸引了眾多代表的眼球。
充換電站工作人員介紹,液冷超級充電樁的最大輸出功率比普通充電樁快了近9倍,最大輸出可以達到1秒1公裡,充電5分鐘可以跑300公裡。比起一般充電樁的風冷降溫,液冷降溫散熱效率更高,充電更穩定更安全。
在站內的換電點內,代表們現場觀摩了新能源汽車“換電比加油更方便”的全過程:換電流程開啟后,車輛被慢慢抬起,底盤下方更換電池的設備運作起來,先將車內電池取出后,車輛被慢慢放下。隨后,當替換的滿格電池運轉到位后,車輛又被慢慢抬起,接著完成滿格電池的裝載,並將車輛放下,整個更換電池的時間在2分鐘左右,其中取電池和裝電池的時間則隻在50秒左右。這樣的換電效率讓代表們大開眼界,紛紛點贊。
近年來,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緊扣國家能源發展戰略,構建“適度超前、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技術可靠、運行穩定、服務便捷”的充換電網絡體系,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了更多具有示范性、領先性的綠色新能源項目。包括全國首座集立體停車、群充群控、光伏儲能、V2G和換電站於一體的國網智能充換電綜合體、湖北省內首次應用先進液冷超級充電設備的“光儲充換放”南太子湖超級充換電站,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正打造新一代智能低碳充電站的“武漢樣板”。
當前,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運營充電站524座,運營充電槍3946支,累計充電量3237萬千瓦時,較去年同比上升57%。橫向對標杭州、蘇州、成都等同類城市,該公司充電樁保有量、充電量與同類企業相比位居全國前列。
智慧帶電作業助力擴展“零計劃停電”
社會各界代表在配網不停電作業現場體驗帶電作業裝備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的女子帶電作業班現場操控帶電作業機器人,讓代表們見識到了高科技、數字化賦能的現代化帶電作業新模式。
在線杆之上,兩位“全副武裝”穿著絕緣服、戴著絕緣手套與安全帽的帶電作業工頂著烈日實施操作的場景,引來參觀代表現場體驗,穿戴整齊后,代表們感慨:“武漢的夏天動輒37、8度,穿著厚重的裝備實施復雜的帶電作業,得有多辛苦啊!”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將配電網作為電網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高標准推進金銀湖、武昌核心A+、東新光谷、黃陂盤龍4個智慧配電網示范區建設。
為更好地提升企業客戶用電體驗,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在項目建設、設備維護等業務中,全力推行帶電作業和負荷轉帶。2021年就率先在漢陽四新地區和漢南陡埠片區試點全面取消10千伏計劃停電作業。
目前,武漢實現了市域和縣域不停電業務全覆蓋,累計減少停電時戶62萬個,不停電作業佔比由30%提升至95%。2023年武漢電網成功打造了漢口濱江、漢陽四新、武昌水果湖等三個“零計劃停電示范區”。2024年,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計劃將“零計劃停電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擴展到全部主城區以及東西湖金銀湖、沌口。(圖/文 王曉靜、王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