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條氣象預警信息是怎樣產生的?

2024年07月10日09:45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入梅以來,湖北接連遭受多輪強降雨。武漢中心氣象台7月9日6時52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9日8時至10日8時,十堰、襄陽、隨州、神農架、恩施北部、宜昌北部、荊門北部、孝感北部、黃岡西北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請注意防范。

一條氣象預警信息的發布,能為當地提前做好防御災害和應急處置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氣象預警信息是怎樣產生?又是如何送到大眾手中的呢?

氣象觀測員雨夜核查觀測站降水量。朱慧麗攝

氣象觀測員雨夜核查觀測站降水量。朱慧麗攝

這要從精密的氣象觀測說起。

為了更早地捕捉到天氣系統,氣象部門通過空基、天基、地基觀測設備,24小時不間斷地對風、溫度、濕度、雨量、雷電、雲等諸多氣象要素進行監測記錄和分析。

“氣象衛星,就像望遠鏡,它能提前捕捉到對流初生,讓氣象預報員大致掌握未來天氣的發展趨勢。”武漢中心氣象台副台長王珊珊介紹,“但雷暴大風、暴雨、冰雹、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過程,尺度小、發展速度極快,想要捕捉到它們,就需要氣象雷達這樣的‘前線哨兵’來精細跟蹤。”

目前,湖北省建有9部S波段雷達,每部雷達能探測到250公裡范圍內的氣象數據,空間分辨率1公裡以內﹔同時,在全省重點區域建有8部X波段雷達,有效探測距離75公裡,空間分辨率達到75米,可在3分鐘內完成掃描。多種雷達互相配合、協同觀測,能精細、高效地探測出中小尺度強對流天氣。

湖北省還有3000多個自動雨量站,能實時採集精確到0.1毫米的逐分鐘降雨量實況。

“衛星、雷達、自動雨量站實現了立體三維觀測體系,為強對流天氣的預報預警提供了精確的數據支撐。”王珊珊說。

隨著強對流天氣的各項數據源源不斷地被採集,省市縣共用的氣象預報預警一體化平台便派上用場。

該平台集成了各類天氣數據,利用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新技術,通過智能算法,提前精准識別各類災害性天氣並發出警報。

預報員在分析雷達回波。崔芸嘉攝

預報員在分析雷達回波。崔芸嘉攝

“平台通過智能算法識別並預警災害性天氣,而智能算法則依靠預報員研發。”王珊珊介紹,以雷暴大風預警為例,預報員計算出現雷暴大風時雷達回波的強度、伸展高度和徑向速度等條件,並據此研發出關於雷暴大風預報預警的智能算法嵌入平台。當平台中各項數據達到相應條件時,就會識別出雷暴大風並發出警報。

預警信息從武漢中心氣象台發送到各市縣氣象台后,預報員則從本地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地形、災害隱患點等信息,對預警信息進行人工訂正,並“一鍵式”發布精細到鄉鎮街道的雷暴大風預警。

一條氣象預警信息從制作到發布至用戶僅需3到5分鐘,強對流預警信號提前量在1小時以上。

此外,湖北省氣象部門依托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台,研發了預警信息精准靶向系統,具備以鄉鎮為單元向公眾快速靶向發布臨災警報信息能力。

截至7月9日12時,今年入梅以來湖北省發布預警信號2232期,暴雨臨災警報668期,開展叫應3821次,覆蓋應急責任人472萬人次,公眾7.5億人次,438個鄉鎮1499.8萬人次接收暴雨臨災精准靶向短信。

預警信息成功發至公眾手中后,氣象預警工作仍在繼續。預報員還將持續關注天氣走勢,及時調整預警級別並發布信息。(張沛、周恬、代蕊)

(責編:肖璐欣、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一條氣象預警信息是怎樣產生的?
  入梅以來,湖北接連遭受多輪強降雨。武漢中心氣象台7月9日6時52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9日8時至10日8時,十堰、襄陽、隨州、神農架、恩施北部、宜昌北部、荊門北部、孝感北部、黃岡西北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請注意防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