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木蘭盛景” 武漢地鐵前川線二期特色站亮相【8】

寄情於車站的環境空間,凸顯地域文化的內涵,展現黃陂塵封史料……近日,武漢地鐵前川線二期特色站——黃陂廣場站亮相,重現“木蘭盛景”。
黃陂擁有眾多文化基底,如木蘭文化,盤龍城文化,二程文化,泥塑文化,無陂不成鎮的九佬十八匠文化等。黃陂廣場站北鄰黃陂區政府,南邊為黃陂廣場。這裡也是黃陂區對外形象展示的重要地標,是黃陂區政治、文化,經濟、人文交流的重要集合點。
車站主題為“木蘭盛景”,將白色與銅色作為顏色基調,以烘托出該地區不斷走向現代、繁榮的地域氣氛,站內將盤龍文化,木蘭花景、民居建筑等獨特的文化元素提煉成幾何形態,巧妙設計於天花柱面中,乘客抬頭便能看到繁茂的木蘭花景色,柱體結合仿生形作出生長態勢,與天花燈具的有機形態交相呼應,每一面藝術牆都講述著不同的地域故事,一站一景的藝術空間為乘客展現了黃陂的魅力景象。
車站藝術品以黃陂區政府重點打造的四大文化名片,結合區域的歷史底蘊展現黃陂的古今文化。作品名稱是《江城之根·魅力黃陂》,藝術品用8個篇章來再現不同時期⻩陂最具特色的歷史、人文、民俗、山水,體現黃陂區政府要打造的盤龍文化、木蘭文化、二程文化和紅色文化等。藝術品在車站空間中的效果展示,整個畫面的色彩採用的是中國唐畫和宋畫穩重、大氣的色調。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業主代表郭靜介紹,前川線二期標准站的車站裝飾設計延續7號線一期“橙色律動,活力地鐵”的設計理念,線路色為鳳凰橙,裝修總體風格追求簡潔大方的空間氛圍。標准站遵循管線高度集成、中跨盡量抬高的設計原則,柱子採用白色岩板裝飾,柱頭結合標識色鳳凰橙以藝術化手法處理,輔以元素暗紋作為亮點點綴﹔牆面採用與柱面紋理一致的山水紋飾提現全線的自然風光﹔地面採用白麻石材﹔天花則採用大小方通與造型鋁板陣列組合,形成韻律感、趣味感十足的幾何圖案,配合整條線路更新的LED光源,光線柔和舒適,打造出一個簡潔大氣、動感活力的空間。
“地鐵站隨著客流的迅猛增加和文化傳播的需要,已逐漸開始承載記錄城市變遷、凝固城市文化的功能。”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一級項目經理彭銳表示。
前川線二期工程由黃陂廣場站至橫店站(不含),線路全長15.11公裡,包括青仔村(軌道產業基地)站、百泰路站、黃陂廣場站,預留余彭塆站。線路建成后將與前川線一期貫通運營,將給前川、橫店、盤龍城片區居民的出行帶來極大便利,將黃陂、盤龍城、東西湖片區連成一個整體,提升天河機場樞紐集散能力,助力武漢北部經濟發展。(曾斯、袁永華)
(責編:王郭驥、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