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吳祖雲——
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拓寬“兩山”轉化路徑
“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吹響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沖鋒號,是新征程上勇擔時代使命、找准發展定位、譜寫荊楚新篇的宣言書、路線圖。”近日,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吳祖雲表示,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堅持以流域綜合治理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全力以赴推進改革任務落實,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貢獻力量。
遵循改革理念守牢紅線底線,全面提升國土安全韌性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吳祖雲說,2023年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一絲不苟貫徹落實流域綜合治理理念,切實守牢自然資源安全底線。通過“整地、換地、造地”多措並舉找回耕地144萬畝,一舉扭轉耕地總量連年下降的嚴峻形勢﹔加快實施長江三峽山水工程、長江荊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工程,扛牢守護“一江清水東流、一庫淨水北送”的政治責任﹔充分運用巡、測、整、讓四字訣,有力應對強降雨和極端天氣多發、旱澇急轉等不利局面,今年以來全省成功避險41起,避免可能人員傷亡314人,取得“無一人傷亡”的階段性成果。
吳祖雲透露,下一步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超常規推進耕地佔補平衡制度改革,優化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獎懲辦法,充分調動地方墾造耕地、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圍繞“一江雙廊兩庫四屏一平原”生態修復總體布局,系統實施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強化“隱患點+風險區”雙控工作,探索開展江漢平原地面塌陷防治研究。謀劃實施地質災害避讓治理工程,結合“就地城鎮化”工作要求,實現民生保障和經濟發展雙促進。
落實改革要求優化用地結構,加快服務城市和產業雙集中
“節約集約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吳祖雲說,全省自然資源系統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推動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全面推動土地資源向中心城市、都市圈、塊狀經濟、產業集群聚集。全省建設用地經濟密度持續提升,2023年畝均GDP為22.05萬元,位列中部第一。今年1月至8月,全省共計盤活存量用地13.04萬畝﹔通過動工開發方式處置超期未動工兩年以上土地1.66萬畝(居全國第二),收回土地使用權處置超期未動工兩年以上土地1.97萬畝(居全國第一)﹔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175宗、1.47萬畝。
“下一步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按照‘雙集中’要求,優化城市未來發展方向、主導產業布局、建設重點區域,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吳祖雲透露,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加快實施閑置土地專項治理,聯合省高法、省稅務局印發推進閑置土地司法查封和處置工作銜接文件,形成協同治理合力,確保全年閑置土地消化處置比例不低於40%。開展全省自然資源節約集約模范集體評選工作,強化用地評價考核,倒逼土地投入產出效率提升,鞏固畝均GDP中部領先態勢。
運用改革辦法顯化資產價值,全力服務全省“大財政”體系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分散變集中、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要求,積極探索自然資源變現路徑,不斷提升全省自然資源系統服務‘大財政’體系建設的能力。”吳祖雲說,2023年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解放思想,出台並用好盤活利用國企存量土地的“黃金8條”,累計為省屬國有企業平台盤活存量土地78.88萬畝、增加淨資產600億元。積極推進全省13個縣(市、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全省累計入市114宗地塊、面積1362.49畝,交易金額2.6481億元,提供就業崗位3057個,增加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1.0433億元。完成全省首個重點區域(梁子湖)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在孝感應城市頒發全省首本取水權不動產權証書,辦理全國首份取水權抵押登記,在拓展自然資源資產價值顯化路徑上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吳祖雲表示,下一步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統計,掌握全省自然資源家底。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體系,深化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探索“賦權賦能、讓渡權能、市場運營、收益反哺”實施路徑,統籌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通過確認、確權、確值,把所有的有效資源變成有效資產、變成有效資本,形成新的有效投資,打造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增長極。(記者 劉勝 通訊員 高志東 吳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