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黃石:“一線協商”開出幸福花

人民網記者 周恬
2024年11月06日08:32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11月3日—4日,“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採訪記者團走進湖北省黃石市,看“一線協商”落地生花,村容村貌美起來、百姓荷包鼓起來、居民生活樂起來。

陽新縣白沙鎮山口村泉井灣黨群活動廣場。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陽新縣白沙鎮山口村泉井灣黨群活動廣場。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共繪“同心圓” 村庄變花園

干淨整潔的柏油路延伸進村灣,廢舊的老磨盤點綴徽派小院牆,泉水邊的古老樟樹參天向上……這是黃石市陽新縣白沙鎮山口村泉井灣的“鄉愁版畫”。

以前的泉井灣雜草叢生、亂搭亂建、污水橫流,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后,搖身一變,成為記得住鄉愁的和美鄉村。

“我們以鄉親們為主體,組織協商議事會、民主懇談會、村民說事會,借助微信群、村務雲直播,讓在家群眾和外出群眾一起協商議事,最終討論出了一套人居環境治理的工作方案。”陽新縣政協委員、鄉賢能人舒思地說。

“修路、改水、建設黨群活動廣場,鄉親主動建、比著建,搶著干……群眾積極參與泉井灣的共同締造,關鍵是政協協商平台凝聚起了大家建設美好家園的智慧和力量。”山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舒克勤介紹,平台委員深入調研、了解民情、宣傳發動,老干部、老教師、老黨員、老模范“四老”齊上陣,鄉村振興理事會、大學生智力服務團、巾幗環境整治協會、鄉賢企業家聯盟“四方”皆盡責,個個有組織,人人都參與,逐漸探索出了“委員牽頭—群眾主導—人人參與”的政協“一線協商·共同締造”泉井灣模式。

整治后的泉井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旱廁不見了,黑臭水體消除了,村庄道路刷黑了,撂荒地變身小花園,黨群活動廣場上的混用球場、乒乓球台、健身亭、象棋台、議事亭等設施一應俱全。

看著脫胎換骨的村庄,返鄉創業的村民直呼“認不出了,以為走錯了路”。

大冶市金山店鎮火石村產業大棚,村民正在養護菊花。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大冶市金山店鎮火石村產業大棚,村民正在養護菊花。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調研謀劃 鮮切花結出富裕果

位於大冶市金山店鎮西部的火石村產業大棚裡,幾名村民正在養護菊花。這些菊花目前還是花苞狀態,等到11月中旬就會開花上市了。

“火石村2021年開始種植鮮切菊花,包含祭祀用白菊、黃菊、觀賞用小雛菊,種植面積50畝,年產鮮花200萬枝。”火石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駐室委員聯絡召集人陳林介紹。

在打造鮮菊花產業上,政協委員們深入一線調研謀劃產業振興出實招,為種植基地先后協商解決了產業園道路硬化、菊花種植水肥一體化的滴水灌溉、噴洒灌溉問題,協調挖掘機井,建設蓄水池解決干旱問題,聯系供電部門保障大棚補光增溫的電力問題。

有了委員們的介入,火石村的鮮菊花產業得到長足發展,村民也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的方式鼓起了腰包。“今年清明節期間,鮮切菊花一周就賣了35萬元,淨利潤達10萬元。”陳林說。

大冶市政協研究室主任柯清理介紹,近年來,在駐室政協委員的推動下,火石村建制度、創產業、造環境。完成“火石橋改造”“村衛生室改造”“村滴水灌溉設施建設”“自來水入戶工程”“抗旱山塘建設”等協商成果轉化,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就醫難、用水用電難等急難愁盼問題。2023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30萬元。

黃石市下陸區新下陸街道銅花社區加裝的電梯。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黃石市下陸區新下陸街道銅花社區加裝的電梯。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社區協商 為老服務有溫度

“以前下樓了不想上去,上樓了不想下來。現在好了,自從加裝了電梯,一天上下四五次,親朋好友來串門的也多了。”提到老小區新安裝的電梯,76歲的楊桂芹老人贊不絕口。

楊桂芹家住黃石市下陸區新下陸街道銅花社區,這是一個有著20多年歷史的老舊小區,常住人口1.1萬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三成,上下樓梯成為不少老人出行的“痛點”。

為推進電梯加裝工作,銅花社區政協委員小組聚焦居民最關心的電梯品牌、工程質量、產生影響等問題,主動鏈接多方資源,與工作專班一同入戶宣傳調查,搭建民主協商平台,助推工作高效開展。

把好事辦好,把事實辦事。銅花社區黨委書記馬細群介紹,委員小組通過深入調研,摸清社區老齡化問題及群眾養老服務需求,依托“社區協商”平台,開展一系列協商議事活動,推動建成嵌入式養老服務和醫養結合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推動建成社區幸福食堂,有專長的政協委員還在社區創辦了趣織社,免費開展手工鉤織培訓,豐富社區居民生活。

在委員小組的協商推動下,社區新安裝了路燈、設置晾晒點、增劃停車位,建設了5個口袋公園、9個睦鄰議事亭、4個鄰裡樂長廊、200余套休閑桌椅,基礎設施、配套服務不斷更新完善,居民切實感受到“協商在門口,委員在身邊”。

(責編:王郭驥、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