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人民直擊丨野生動物“肇事”之困 湖北這樣解

人民網記者 張沛 王郭驥
2024年11月24日08:07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隨著湖北省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人們保護意識的增強,野生動物資源得到了有效恢復和增長。與此同時,野生動物侵害群眾人身財產利益的事件時有發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正值冬季,野生動物覓食行為更為活躍,野豬、麋鹿等頻頻出現在人類的生活區域。野生動物“肇事”,由誰來買單?

農民加強田地巡護看守

家住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九畹溪鎮仙女村一組的村民袁學銀一家,依靠6畝地種植玉米、紅薯維持生計。

經常“光顧”的野豬,是袁學銀的心頭之患。“野豬總是晚上過來,一來就是一群,剛剛就有3頭野豬在我家田裡。”

袁學銀和村民們隻能加強看守,採用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等方式驅趕野豬,但效果有限。

仙女村村委會村主任王明山坦言,近期該村就有16戶農戶的作物受損,在周邊村庄,受到野豬危害的也不在少數。除了破壞農作物,有時甚至會導致傷人事件的發生。

同樣在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麋鹿的美麗身影雖為鄉村增添了幾分生機,卻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麋鹿踩踏過的耕地。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

麋鹿踩踏過的耕地。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

1998年汛期,34頭麋鹿從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出逃”,如今,保護區外的麋鹿數量已達到1400余頭。

石首市筆架山街道辦事處新洲社區的劉文彩和石首市東升鎮的張國華都是當地的種植大戶,他們的耕地距離麋鹿棲息的長江洲灘較近,麋鹿翻越長江堤壩侵入農田啃食、踐踏農作物是常有的事。

村民通過搭稻草人(左)、扎圍欄(右)等方式防范麋鹿。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

村民通過搭稻草人(左)、扎圍欄(右)等方式防范麋鹿。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

為了防范麋鹿,除了在地裡巡護,他們還在田邊扎起了圍欄,搭起了稻草人。

“麋鹿很聰明,這些方法幾乎也沒有什麼用,你看,它們凌晨才剛來過。”指著自己麥地裡麋鹿留下的腳印和排泄物,張國華對記者說。

劉文彩介紹,“林業部門經常入村入戶宣傳,現在村民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很強,我們都不會傷害麋鹿。”

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責任保險

野生動物致害頻發,農民並非隻能自認倒霉。

發生了田地受損,袁學銀向村委會反映后,仙女村村干部立即向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秭歸支公司報案。保險公司通過實地勘查和在線比對照片相結合的方式,經核實后按合同約定向袁學銀賠付1400余元。

仙女村鄉村振興專干王玲芳表示,賠付的金額雖不足以彌補村民的全部損失,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與野生動物的矛盾沖突。

太平洋產險理賠負責人何忠心介紹,秭歸縣一年的野生動物致害責任險保費為19.8萬元,去年全縣賠付金額接近28萬元,單筆最高達4000元。下一期合同的保費會有所提高,保險責任范圍也會同步擴大。野生動物種類不再限於野豬,農作物種類也將涵蓋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以及藥材等。“我們更多的是履行保險行業的社會責任。”

被野豬毀壞的玉米地。受訪者供圖

被野豬毀壞的玉米地。受訪者供圖

石首市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傅義偉表示,涉及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該市2024年投入近40萬元購買野生動物致害政府救助保險,化解野生動物致害糾紛。

湖北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於2021年開始野生動物致害商業保險試點工作,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野生動物致害商業保險實施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湖北各地商業保險承保單位主要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各分支機構。

各級人民政府或林業主管部門為投保人(被保險人),所轄行政區內因野生動物肇事造成當地農戶、游客或工作人員的人身傷亡,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損失,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進行一定經濟補償。

科學防范野豬等野生動物致害

除了對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害進行經濟補償,村民們也希望對野豬等增長較快、危害較大的野生動物進行科學獵捕。

萬海峰是秭歸縣護秋大隊隊長,他帶領的5個護秋分隊,根據村民的線報聞風而動,在全縣流動作業。

護秋隊利用無人機尋找野豬蹤跡。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

護秋隊利用無人機尋找野豬蹤跡。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

“之前我們到了危害現場,會根據現場留下的痕跡、周邊的地理環境,結合自己的經驗,判斷野豬出沒的大概位置。”萬海峰說,現在,他們有了裝載熱成像設備的無人機,更容易找到野豬。

今年以來,萬海峰和護秋隊員們已經獵捕了約50頭野豬。

在仙女村二組,國家林草局武漢專員辦還試點開展電子圍欄項目,長度約10公裡脈沖電子圍欄,可保障300畝耕地不受野豬損壞。

仙女村的電子圍欄,保障耕地不受野豬損害。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

仙女村的電子圍欄,保障耕地不受野豬損害。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

為探索野豬等野生動物致害防控有效方法,湖北於2021年在宜昌市秭歸縣、恩施州鶴峰縣、恩施市、十堰市鄖陽區4個縣(區)開展了野豬危害防控綜合試點工作。各試點縣(市、區)對野豬危害防控試點工作非常重視,加強工作部署,創新管理方法,採取有效措施,試點期間共組建狩獵隊(護秋隊)45支,落實狩獵隊員353名。

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湖北於2021年8月全面啟動了野豬危害綜合防控工作,成立了湖北省防控野豬危害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湖北省野豬危害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各地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加強部門協作,明確職責分工,細化工作制度,制訂工作方案,對危害嚴重地區或者造成較大危害的野豬種群,通過種群控制,致害補償等工作,切實維護廣大群眾利益。

積極推動省級層面立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

記者了解到,湖北省目前尚未出台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具體補償辦法。

在各地實踐中,可能存在政府及部門職責、補償范圍、資金來源、補償方式不明確等問題。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清軍從事環境法研究多年,他認為,對野生動物致害補償進行立法是貫徹執行上位法的客觀需求﹔從湖北的實際情況來看,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既有必要性也有緊迫性。

“一方面,要保護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也要保護老百姓的合法財產權益。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在這兩者之間尋求平衡,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王清軍說。

湖北省林業局野保濕地處負責人介紹,湖北連續兩年(2022年、2023年)將“湖北省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辦法”列入到湖北省人民政府規章調研項目。根據調研計劃安排,湖北省林業局組織野生動物及有關法學方面專家先后赴十堰、恩施、神農架、荊州等12地市開展了立法調研,完成了立法相關的前期工作。目前,正在積極爭取推動《湖北省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辦法》立法進程。

(責編:周倩文、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人民直擊丨野生動物“肇事”之困 湖北這樣解
  近年來,隨著湖北省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人們保護意識的增強,野生動物資源得到了有效恢復和增長。與此同時,野生動物侵害群眾人身財產利益的事件時有發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