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水灌區新建擴建工程:清水潤沃田

當前,蘄水灌區新建擴建工程建設已進入收關之戰,隨著工程的順利實施,效益不斷突顯。走進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株林鎮礦山村,修葺一新的花園西干渠宛如一條銀色的綢帶蜿蜒在田野之間。
蘄水灌區
回憶起5月16日來水的情景,礦山村4組的李四姑仍難掩興奮。“盼了幾十年的水,解決了!以前我們這裡的田地除了塘灌外,其他的都是望天收。今年這樣的長時間不下雨,氣溫又高,要不是這次把渠道修好,水放來了,肯定沒有收成。”
礦山村位於花園西干渠尾端,如今,從約38公裡外的花園水庫輸水到此,隻需不到一天的時間。
上世紀70年代,蘄春縣開始建設蘄水灌區,形成了由大同總干渠、花園東西干渠等60余條干支渠組成的灌溉渠系。經過50年的運行,因渠道老化受損、淤積堵塞、滲漏嚴重,灌區面積嚴重萎縮,水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水安全、水生態受到挑戰。
在各級黨委政府關心支持下,省市縣三級水利部門積極謀劃蘄水灌區新建擴建工程。該項目被納入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計劃,總投資15.06億元,於2021年10月開工建設。
工程建設周期3年,建成后將形成多水源互補供水格局和“長藤結瓜”式大型灌溉系統,從根本上解決蘄水灌區農業灌溉、城鄉生產生活用水短缺問題。
當前,水利部門正利用秋冬季水利建設的黃金時節,在2條干渠、12條支渠上,在整治加固渡槽工地、在除險加固隧洞施工中,組織16個工區、800多名施工人員、100多台機械設備,鼓足干勁、開足馬力,爭工期搶速度,確保全年施工計劃提前完成。
蘄春縣的地形復雜多變,在建設中設計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聽取灌區干部群眾意見。
“渠道穿村比較多,我們將渠道建設和美麗鄉村相結合,在部分渠道襯砌中採用邊坡分片集中預制安裝工藝,既美觀又高效。”湖北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駐蘄水灌區新建擴建工程執行項目經理聶志剛介紹,“渠道在山間繞行,和村落一起形成一道人文景觀,使生活生態生產融為一體。”
為實現節約用水、科學調水、安全管水,蘄水灌區的管理也同步提檔升級。利用攝像頭、傳感器等在灌區布點建站,將水位、水量、水壓等數據接入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可視化監控、遙控網絡,實現遠程操作調度。
蘄春縣水利和湖泊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楊旭紅介紹,截至10月底,蘄水灌區新建擴建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1.3億元。已完成新建兩河口攔河閘和蟹子地引水閘的整治及2.8公裡的引水渠工程﹔大同干渠、花園東、西干渠擴挖襯砌全長202公裡﹔完成張塝、裴蔡、磨石嶺、分路、劉河等支渠的擴挖襯砌,共長114公裡。
項目實施后,將改善灌溉面積19.47萬畝、新增恢復灌溉面積19.2萬畝,灌區灌溉保証率提高到80%,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數提高到0.6。有望新增糧食生產能力4951萬公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