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變集中、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
湖北:國有“三資”加快“三變”
湖北投資項目又“上新”了:不久前,2024年四季度全省集中新開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311個、總投資1.1萬億元,項目個數、投資規模均超去年同期。
今年1至11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前三季度,全省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1.5%,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0%。投資增速中部領先、全國靠前,湖北有啥好法子?
行走荊楚,大財政改革被頻頻提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預算制度,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把依托行政權力、政府信用、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
圍繞建立健全財政統籌機制、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機制、國資國企功能性績效評價機制,湖北正深化大財政體系建設。細觀這項改革探索,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特點,就是“大、變、高”三字。
“大”,即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統籌整合發展資源。
岸邊樹木成行,溝內清水潺潺,在湖北省宜都市城西片區,隨處可見的排水溝渠已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這些管網,由我們統一改造、管理和經營,提升了污水收集功能和城市防洪能力,還實現了經濟收益。”宜都市兩江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家兵介紹。
過去,宜都管網由城投公司、住建局、高新區、相關鄉鎮等單位建設,僅10%隨同污水處理廠的投資主體作為資產入賬,90%權屬分散且沒有確值,更沒有發揮經營屬性。
2024年6月,宜都市將分散的276公裡管網和污水處理廠所有權統一,並經第三方公司評估確值約12億元,授權宜都市兩江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一體經營。“這個污水處理廠網一體化項目已吸引國開行授信融資5.5億元,資金下撥后將用於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李家兵說。
“大財政改革,首先要把家底摸清。”湖北省財政廳負責人介紹,全面盤點國有資產、資金、資源,逐項確認、確權、確值,全省共清理出國有“三資”21.5萬億元,初步實現財政資源統籌的集聚效應。
“變”,即推動國有“三資”分散變集中、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
灰色的水泥倉,高低錯落的舊廠房……遠望湖北省黃石市華新1907文化公園,滿眼都是歷史的滄桑。走進細看,礦渣庫變成了展覽館,生產車間變成了科普基地,老維修班則成為書店和茶室……
華新水泥廠舊址是我國現存生產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水泥工業遺存。“我們集團堅持‘重塑風貌、重塑功能、重塑價值’理念,對華新水泥廠舊址實施保護修繕。”黃石市文旅集團董事長黃歡介紹,通過市場化運營帶動社會資本投入5億余元,打造歷史記憶、國潮現代、親民休閑主題的文化公園,實現資產盤活,預計可實現年收入約1.2億元。
在大財政改革推動下,武漢、黃石等5個試點地區加快把分散在各領域的國有資產、資金、資源聚合到“一本賬”,再把各類資源轉化成資產,通過租賃、委托運營、股權投資等方式推動資產資本化。截至2024年8月,5個試點地區盤活國有資產2086億元,撬動社會融資2335億元。
“高”,即推動資產資金資源高效發揮作用。
工程車來回穿梭,塔吊作業不停,咸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同濟咸寧醫院施工現場一派忙碌。“這個大財政改革后全市首個實施全周期管理的項目,總投資12.5億元。”自開工以來,咸寧市財政局副局長張荀和同事不定期過來查看建設進度。
“今年6月收到市衛健委提供的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后,我們組建了項目評估小組,邀請城建、醫療、設計等領域的專家,從控制投資成本、優化預算編制、后期收益測算等方面提出項目方案的優化意見。”張荀說,最終節約項目投資1600萬元左右。
湖北以“三庫”“兩算”“三評”等為重點,著力推進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改革,做實投資項目謀劃、建設、管理、評價全生命周期管理,解決項目謀劃“優不優”、項目推進“快不快”、項目成效“好不好”的問題——
建設投資項目“目錄庫、儲備庫、實施庫”,加強項目評估和財力論証,從源頭把好項目質量關、效益關﹔
加強資金管理,增強竣工結算和決算制度剛性,將“兩算”總體時間控制在11個月內﹔加強過程監管,通過平台對項目審批、開工、竣工、資金撥付、結算、決算等重要時間節點進行全程監控,實施“紅黃綠”燈預警協調,確保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竣工﹔
開展項目績效評價、行業績效評價、綜合績效評價,評價結果作為項目謀劃布局、供需總量論証、投資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
“作為支撐湖北大財政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改革推動了全省投資項目管理轉理念、轉方式、轉流程,讓投資后勁更足、效益更好、管理更優、可持續性更強。”湖北省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
探索不止於此。
國資國企功能性改革在深化,國有企業作為盤活利用國有“三資”、撬動金融資源、帶動社會投資關鍵一環的作用在增強。目前,依托湖北五大優勢產業500億元國資母基金,帶動社會資本設立20支細分領域產業鏈子基金,吸引形成7000億元基金群,帶動社會資本超5000億元,投資布局東風嵐圖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強化改革協同,加強財政、金融、投資統籌聯動,荊楚大地上,大財政體系建設改革探索風生水起,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