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紅安苕“72變”
2024年12月21日17:17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展會現場。
紅薯米、紫薯米、紫薯生全粉、酸辣粉……12月21日,2024湖北農博會活動現場,黃岡綜合展區裡,琳琅滿目的紅安苕深加工產品依次排開,吸引不少觀眾圍觀、打貨。
“苕”,在湖北方言中,是對紅薯的俗稱。紅安縣位於北緯31°黃金種植帶上,產出的紅薯皮薄肉紅品質好。革命年代,紅薯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口糧,被稱作“紅安苕”。如今,紅安苕更是紅安縣最重要的鄉村振興產業之一。
但是,保鮮儲存難、鮮薯附加值低等問題一直制約著紅安苕產業的發展。“想讓山裡的農產品走得更遠,必須發展精深加工。”湖北薯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德順感嘆,中國紅薯種植產量世界第一,加工技術卻相對落后。
活動現場,周德順指著展示架上琳琅滿目的紅安苕衍生產品頗為自豪地說,創業8年來,我們帶領團隊攻克紅安苕的保鮮儲存難題,並實現從賣鮮薯到研發紅薯生全粉、主食化應用的跨越。
“生全粉並不是簡單把紅薯晒干磨粉,其低溫烘干工藝對糊化度等技術指標有極高要求。” 周德順介紹,白色、紫色等不同顏色的粉末,來自不同紅薯品種。“針對不同人群,不同的產品,對專用粉的需求不同,團隊科學的復配了20個大類,151個小類的專用生維薯粉。”
眼下,該公司在紅安訂單種植面積達5000畝,年收購鮮薯1萬噸,帶動周邊72戶200多名農民增收,研發及生產投入已超過5000萬元,申請了3項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該公司開發的谷薯雜糧營養米、紫薯米等4個產品,通過了中歐聯合檢驗認証,有望明年上半年出口歐盟市場。(圖/文 周雯)
(責編:郭婷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