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刀切”也是一種懶政(金台潮聲·作風建設系列談③)

耿 磊
2025年04月15日08: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良好的作風是推動工作落實的重要保証。新時代以來,廣大黨員干部大興務實之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細化措施、精准發力,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然而,仍有個別地方執行政策簡單化,“一刀切”的現象時有發生:為提升街面整體形象,要求所有商戶招牌大小、顏色、字體統一﹔為治理交通,將共享單車“一收了之”﹔在鄉村建設中,沒有充分結合村庄的歷史、文化等特色,導致“千村一面”……這種簡單化、機械化的做法,往往切掉的是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讓政策效果打了折扣,讓群眾的獲得感也打了折扣。

  搞“一刀切”,看似“不折不扣”抓落實,態度堅決、執行嚴格,實則是一種懶政,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另一種表現,根本問題還是工作作風不嚴不實。有的黨員干部把“一刀切”作為彰顯個人政績的手段,急功近利﹔有的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不願投入時間和精力深入了解千差萬別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而是選擇“照章辦事,但求無過”。當然,個別上級部門隻管傳導壓力,卻忽視基層情況的差異性,要求用“齊步走”的方式落實工作部署,也會誘發“一刀切”。對此,有基層干部坦言:“上級催得緊,就沒工夫、沒精力做細活。”

  抓落實,干部是關鍵。想不想抓落實、敢不敢抓落實,會不會抓落實,考驗黨員干部的能力和作風。廣大黨員干部應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堅持實事求是,強化實干擔當,做深做實調查研究,立足各地各單位實際情況,充分考慮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差異化特點,做足“繡花功夫”,精細化制定實施方案,切實把上級精神和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政策執行的效能。

  轉作風,根子在思想上。摒棄“一刀切”的懶政思維,關鍵在於切除“思想病灶”。倘若辦事決策能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凡事多問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那種一個模式套到底、不顧實效的情況就會有效減少。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強化宗旨意識,樹牢正確政績觀,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讓群眾享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才是真正的政績,從而更加自覺地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隻有始終秉持求真務實的作風,才能讓政策真正造福民生,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5日 19 版)

(責編:周倩文、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