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南漳:逐夢陡山間

清晨七點,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長坪鎮陡山村二組,白自強已開著三輪車,載著肥料和農膜趕往煙田。“這幾天起壟二十多畝,手都磨起繭子了,得趁著墒情好抓緊覆膜。”這個皮膚黝黑的年輕煙農動作麻利,言語間透著干勁。
陡山村是一個老煙區,也是襄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的鄉村振興駐點幫扶村,近些年在地方政府和煙草部門的幫扶下,村裡的水、電、路、網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昔日的土路變成了油路,連片的拋荒田被利用起來,種煙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種煙也變輕鬆了。“家鄉的土壤和氣候適合種煙葉,而且煙草部門全程提供技術指導,我覺得這是個機會。”白自強說。
2023年,白自強回村流轉了20畝煙田種植煙葉當起了“新農人”。剛起步時,面對“五關十二環”,白自強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長坪煙站了解情況后,主動為他提供“一對一”技術指導,每次“田間課堂”都不忘喊上他,並安排他參加職業煙農培訓,學習綠色防控、半斬株烘烤、生物質烤房調制等技術。
到了關鍵的採烤季,煙葉技術員深入煙田、烤房,耐心指導白自強成熟採烤和分類編煙上炕技術,還幫助他聘請工人﹔職業烘烤師定期上門查看烘烤設備運行情況,手把手地教白自強如何調整烤房的溫濕度,分享提質節能的小竅門……
駐村書記走村入戶做好採烤培訓
“現在從育苗到烘烤全程無憂,生物質燃料烤煙不用熬夜了,還有烘烤‘110’服務隊員的幫助,種煙心裡定板(踏實)得很!”在煙草部門的幫助下,白自強靠著吃苦耐勞精神鑽研種植技術,很快在煙地裡“站穩腳跟”,成為長坪鎮最年輕的煙農。
村民召開集體會議研究煙葉創新技術推廣
“90”后的白自強不隻體力充沛,還善於接受新事物、新技術。近些年受小氣候的影響,地處荊山余脈的南漳煙區容易遭遇“卡脖子旱”,對產量和質量影響較大。2025年,煙草部門在適宜煙區推廣“水囊+滴灌”技術,白自強聽到消息后,第一個報了名。“每個5噸水囊補貼500元,滴灌每畝補貼70元,核算下來我自己每畝隻用出一百多元,煙葉田管期不但可以抗旱,還方便打農藥,算上省下的人工費和增產收益,我預計當年就能回本。這個劃算得很!”他興奮地算起經濟賬。
隨著技術的提高和種植規模的擴大,白自強帶動了周邊很多農戶就近務工增收。同時,他還積極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如願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被納入村后備干部進行培養。
在夕陽的余暉下,白自強望向那覆膜后的煙田,新翻的泥土泛著油光,一條條筆直的田壟向遠處延伸,如同青山間鋪展的畫卷,這正是他辛勤付出的最好見証。“我是陡山村最年輕的返鄉青年,但這只是開始。煙葉、旅游、藥材……我們村還有很多寶藏等待著大家挖掘,鄉親們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對未來,白自強充滿信心。(文/圖 侯廣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