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棗陽民警王玉峰三十多年堅守一線,服務百姓

跨越護欄救人 輾轉千裡破案(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本報記者  吳  君
2025年04月25日08: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王玉峰(右二)搶救群眾(視頻截圖)。
  襄陽市公安局提供

  4月13日晚9時54分,在湖北棗陽市公安局巡警大隊萬象城綜合警務服務站,一陣緊急的電話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民警王玉峰趕緊拿起電話,“有人要在浕水大橋跳河,請你們過來看看!”電話那頭,一位男士語氣急促。

  浕水是當地的一條河流,水深4米左右,浕水大橋橋面離水面近14米。掌握了具體的地點之后,王玉峰趕緊挂了電話,帶著兩名輔警迅速出警,不到5分鐘便抵達了現場。

  聽到警笛后,欲輕生的女子猛地喝了一口酒,就准備跳橋。王玉峰來不及多想,車一停,他就拉開了車門,跨過護欄,沖向女子。

  “我雙手一下就抓住了她的一隻胳膊,隨后兩名同事和路人又過來幫忙,才把女子拖上來。”回顧救人現場,今年53歲的王玉峰歷歷在目,“還好跑得快,如果再晚半秒,可能她就跳下去了。”

  把女子拖上橋后,王玉峰敏銳地發現,喝完的酒瓶旁邊還有一盒吃過的頭孢。經過細致詢問,他才知道,女子是因家庭糾紛想輕生,並且喝酒前還吃了頭孢。

  於是,王玉峰又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當救護人員趕到現場時,女子已經無法站立,王玉峰和輔警一起將女子抬上了擔架。

  處置結束后,王玉峰還惦記著輕生女子的身體狀況。“剛剛醫院那邊給我們反饋,說她已經基本沒事了。”4月16日中午,獲知這個好消息的王玉峰如釋重負。

  1994年從警,王玉峰一直在一線,30多年來,隻要老百姓有需要,他都會出現。

  就在王玉峰救人的前幾天,他在值班時也接到過一個求助電話。

  當時正值下午2時,在棗陽市汽車站裡,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坐錯了車,找不到家。“我們到汽車站時,老奶奶已經等了很久,汽車站的工作人員問了半天,也不知道她家在哪裡,他們無奈才報警。”王玉峰說。

  王玉峰在現場耐心地和老奶奶溝通了近2個小時,最終才大概掌握了她家所在的具體村鎮。“我們開著警車,將老奶奶送上了汽車站台,給她買了一張車票,並交代司機將老奶奶送到村裡。”王玉峰說,在老奶奶上車前,他已經聯系好了相關村鎮的負責人接站,她一下車,就有專人將她送到家人的身邊。

  最開始當民警時,王玉峰的收入並不高,但是隻要每年派出所給轄區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捐款捐物,他都會主動參加。在轄區干了30多年,和轄區的老百姓聯系多了,王玉峰也成了大家的“知心人”。他從老百姓口中的“王警官”變成了“老王”。誰家有點糾紛解決不了,很多人就會想起“老王”。“不管是白天黑夜,還是刮風下雨,老百姓隻要需要我,我都會出現。”王玉峰說,因為擔心不值班的時候,轄區的老百姓找不到他,他就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寫給他們,方便隨時聯系。

  在基層當民警,不僅要經常處理老百姓大大小小的生活瑣事,也要處理不少案件。

  2016年,棗陽發生合同造假案件,犯罪分子企圖通過法律漏洞謀取1200萬元巨額利益,讓不少老百姓深陷困境。

  對於經濟類案件,王玉峰接觸並不多,像這樣的案件還是第一次碰到。“為了理清頭緒,我和同事們日夜奮戰,梳理每一份文件、每一條交易記錄,終於抽絲剝繭、亂中求序,找出了幾個影子公司的‘真身’所在地。”王玉峰回憶。

  然而,遍布全國十幾個城市的大致地域有了,“小河裡撈針”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王玉峰又主動請纓,踏上了千裡之外的破案之路。“我們按照時間、人物、關聯企業、涉案資金4個偵查模塊,輾轉2000多公裡,從湖北到廣西再到內蒙古,一個線索一個線索地排查,一個証人一個証人地走訪。”王玉峰說,他們最后才逐步固定了犯罪証據,清晰還原了案件的來龍去脈。

  又經過幾個月的摸索,王玉峰掌握了犯罪分子的基本情況和生活規律。最終他成功破獲了這起案件,為老百姓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這麼累,到底值不值?”對於這個問題,王玉峰脫口而出:“作為人民警察,隻要老百姓有危險,我都會奮不顧身往前沖。”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5日 12 版)

(責編:王郭驥、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