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校融合點亮青少年心靈之光

“孩子總覺得心慌、睡不著覺,又不敢和老師說……”“如果確診心理疾病,會不會讓孩子自卑?”近日,在武漢市武昌醫院組織的校內“心理大講堂”現場,家長們圍著臨床心理科主任姜振東急切咨詢。這一幕,折射出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的迫切需求。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武漢市武昌醫院將黨建與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依托陸林院士專家團隊和精神心理省級重點專科優勢,創新打造“心健康·新開始”黨建品牌,構建起覆蓋50所高校、25個社區的“心健康”服務網絡,為青少年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心理服務,撐起一張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護網”。
啟動黨建共建機制,武漢市武昌醫院與高校合力守護“心健康”。受訪者供圖
醫校融合 用專業與溫暖守護青春心靈
“構建醫校聯動機制,打通心理應急綠色通道,架起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線”,這是姜振東近十多年來堅持的事業。這個轉變,源於2012年的一通校園求助電話,當姜振東受邀趕到一所高校對抑郁症學生進行危機干預時,年輕的生命已經隕落。
“必須主動走進校園!”抱著這個信念,他和同事一家一家到高校上門拜訪。當時,洪山、南湖很多高校心理咨詢中心正在建設中,他和同事騎著自行車去學校聯系工作,經常要穿越農田、工地,遇到沒有路的地方,還得扛著自行車翻山坡。
起初,遭到很多學校婉拒。隨著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他們成立“心健康·新開始”黨建品牌,由黨員專家帶頭堅持到校園辦義診、開講座,深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志願幫扶活動,慢慢得到高校認可,服務范圍不斷擴大,甚至有學校主動上門邀請他們進駐。
“就像給心理打了‘疫苗’。”一位高校心理老師這樣評價。目前,團隊創新與武漢50所高校、25個社區聯動,開通24小時心理干預熱線,建立醫校“平時預約、應急立即”的高效合作模式,致力於開展心理健康“早期識別、科普宣教、疾病防治”工作,逐步搭建起“心健康”服務網絡。線上線下累計幫助40W+人次,開展講座200余場,免費篩查4W+人次,與教育局合作為3500余名青少年解除學習障礙,形成全周期心理康復服務特色,臨床心理科獲評武漢市教育局青少年心理推薦門診,團隊連續2年獲評全市最佳志願服務組織、十佳志願服務項目。
從最初被拒之門外,到如今覆蓋50所高校,武漢市武昌醫院用專業與堅持,為青春筑起一道溫暖的“心理防護網”。
武漢市武昌醫院開辦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夏令營。受訪者供圖
黨建共建 黨建紅心守護青春“綠芽”
“叮鈴鈴……”深夜11點,24小時心理熱線突然響起。“我撐不下去了……”電話那頭是位因失戀欲輕生的大學生。值班黨員醫生一邊專業疏導,一邊聯動學校定位。兩小時后,這場“生命接力”成功挽救了一個年輕生命。這樣的緊急干預每月都在發生,醫院組建“心健康突擊隊”,為高校建立“一對一”心理危機干預綠色通道,熱線已累計接聽8.6萬次,成功處理127起危機事件。
針對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存在的“預防不足、干預滯后、康復脫節”三大痛點,2024年5月,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牽頭,攜手華中農業大學等21所高校黨組織,啟動全國首個“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黨建共建機制”,旨在通過黨建引領,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共同推進青少年心理健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書記關愛民介紹,“目前該共建機制已形成以前期預防‘治未病’為前端,識別干預‘診疾病’為中端,康復訓練‘防復發’為末端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全周期服務模式。”
武漢武昌醫院臨床心理科通過VR認知訓練,幫助青少年調節心理壓力。受訪者供圖
武漢初二女孩小敏(化名)曾因嚴重社交恐懼將自己封閉在床帘中,武漢市武昌醫院臨床心理科聯合高校展開“立體療愈”:醫生定制方案、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專業研究生進行心理脫敏、武漢紡織大學志願者帶她玩轉手工編織。一個半月后,這個不敢抬頭的小姑娘竟打開“心帘”重返校園,成為醫院黨建共建機制下5萬受益青少年的生動縮影。
從心理危機干預到立體療愈,從心理篩查到共建機制的實施,武漢市武昌醫院用黨建紅心為青春成長撐起一片晴空。正如一位重獲新生的學生所說:“原來黑暗中真的會有人為你點亮一盞燈。”
院士領航 對標國家隊激活發展新動力
2020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計劃在武漢開設工作室,考察時“相中”了姜振東和他的“心健康”網絡,陸續將全國首家“陸林院士疫后綜合征工作室”,武漢市首家“陸林院士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陸林院士心理康復基地及康復門診落戶醫院。2022年10月,全省首個在綜合醫療機構專設的心理專科大樓投用,專科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現在遇到疑難病例,我們隨時可以得到院士團隊專家的助力。”姜振東主任興奮地說。
陸林院士(左二)參觀武漢市武昌醫院新院區。受訪者供圖
在院士工作室的示范帶動下,團隊黨員專家帶頭更新治療理念,創新“家庭同治”模式,有效提升青少年復學率。
“沒想到還能和孩子們一起上夏令營,活動中我更了解了我的孩子,這場心理課程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在醫院舉辦的“心理成長夏令營”裡,來自河南信陽的家長胡女士(化姓)對活動贊不絕口。
“開辦‘心理成長夏令營’是醫院構建‘醫院—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閉環的創新舉措”,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李相友介紹。據介紹,醫院經過長達兩年時間的精心籌備,聯合省內多位心理學知名專家共同研討,制定出系統、專業的課程方案,將音樂、繪畫、書法、寫作、八段錦等融合入教程,通過體能訓練、認識訓練、青少年課堂、家長課堂等形式,讓患有“人際交往敏感”和學習障礙的青少年,學會表達和傾聽,80%的孩子經過2到3周的治療后順利回歸校園,比診療指南上的時間提速50%。
國家衛生健康委將2025—2027年確定為“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並明確提出心理健康服務要向校園縱深推進。今年醫院針對青少年情緒障礙,升級開展青少年心理成長家校共育培訓班,讓兼具專業性和趣味性的培訓每兩月就有一期。目前,已經成功幫助1000余個家庭重建親子關系,讓孩子重歸課堂。
近年來,醫院黨委堅持把推進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作為支部黨建工作破局的關鍵,在醫療質量和科研上對標國家隊,不斷提升精神心理專科醫教研水平,推進亞專科建設,大力倡導身心同治。2023年,醫院牽頭湖北省30余家單位簽訂湖北省心身醫學專科聯盟,當選聯盟理事長單位。目前,臨床心理科在湖北省內心理問題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在學科建設、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帶領醫聯體單位全方位發展,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護航全省人民精神心理健康做出積極貢獻。
此外,醫院為守護基層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大力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下基層”公益行動。據透露,2023年以來,該行動已為麻城市、建始縣、黃岡市及武漢周邊區域近30萬名中小學生提供免費心理篩查和健康講座,讓基層縣域孩子同樣享受到專業心理健康服務。
湖北省首個心理大樓在武漢市武昌醫院南湖院區投入使用。受訪者供圖
“未來,醫院黨委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依托陸林院士專家團隊優勢,用專業化團隊、優質化服務、協同化教育,把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工作落到實處。”關愛民表示。(郭婷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