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南民族大學:雙塔凌雲志 青春礪新程

2025年06月20日14:47 |
小字號
中南民族大學:雙塔凌雲志 青春礪新程
中南民族大學:雙塔凌雲志 青春礪新程

雙塔巍巍立天地,驪歌悠揚啟新章。6月20日,中南民族大學2025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該校體育館舉行。7555名博士、碩士、本科畢業生圓滿完成學業,帶著母校的囑托與祝福,開啟人生嶄新篇章。

畢業典禮啟幕前,一場洋溢青春活力的快閃表演燃動全場。社區輔導員手捧向日葵,深情合唱《世界贈予我的》,將“前路坦蕩”的美好祝願化作歌聲流淌﹔現場互動抽獎環節別出心裁,把母校的溫情祝福注入原創“雙子塔”玩偶,讓幸運畢業生將這份牽挂隨身攜帶。音樂舞蹈學院120名學生帶來的原創中國民間舞組合《禮贊》,以浪潮奔涌般的蓬勃姿態點燃現場氛圍﹔畢業主題快閃《我愛你,中國》旋律激昂,歌聲鏗鏘,譜寫出熱血飛揚的青春樂章。在畢業主題視頻《鮮花》的光影流轉中,畢業生們互正衣冠。隨后,畢業典禮在全體師生齊唱國歌中拉開帷幕。

中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義以“雙塔凌雲志、青春礪新程”為題致辭,寄語畢業生們以民大之名,擔道義、觀未來、守韌性、存真情。

“你們來時,青澀懵懂﹔你們去時,胸有丘壑”。劉義回顧了畢業生們與國同行、與校共進、以學勵志的民大求學時光,贈予學生四句遠征囑托。他用民族學泰斗吳澤霖先生及1989屆校友、國家科技獎獲得者、全國模范教師向文勝的故事勉勵畢業學子勇擔道義,以實干為刃,破時代之浪﹔用學校“民族文化智能計算與安全治理”科研團隊開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路徑、成立機器人學院著力填補邊疆民族地區相關領域技術空白等發展成就激勵同學們始終以行動回應時代之問,終身學習,勇於向未知追問﹔用1997屆校友馬朝龍的故事鼓勵同學們以“鑿井人”的定力深扎沃土,以“架橋者”的膽魄開拓新途﹔用學校一線職工的奉獻與堅守啟發同學們莫忘民大溫暖與情義的底色,在前行路途中少一分“抽象”焦慮、多一分“具體”熱愛,不做屏幕后的“情緒客”、爭當現實中的“實干人”。

該校藥學院教授付海燕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她寄語同學們:“站在新時代的潮頭,你們是奔涌的‘后浪’,更是未來的創造者。時代千變萬化,願你們擁有‘千磨萬擊還堅韌’的拼勁﹔變革風起雲涌,願你們擁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闖勁﹔道路千難萬險,願你們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韌勁。”

來自該校經濟學院的李少卓作為畢業本科生代表發言。他殷切提到,南湖的晨霧、雙塔的巍峨、綻放的花牆都是學校給予2025屆學子獨特的記憶坐標。“在‘篤信好學,自然寬和’的校訓指引下,中南民大學子定能勇立時代潮頭,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中鐫刻屬於我們的璀璨印記,讓今日的中南民大為明日的我們而感到自豪!”

該校計算機學院碩士研究生劉洲作為畢業研究生代表用“成長、感恩、啟程”三個關鍵詞來總結在民大度過的青蔥歲月。六月盛夏,他已然以探索者的姿態,整裝待發,將去往北京大學前沿學科交叉研究院數據科學與工程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奔赴更廣闊的天地。

來自老撾的凱撒萬作為來華留學生代表發言,一口地道的武漢話拉近著他與武漢、中南民大的距離。求學兩載,受益終身。離別在即,他將帶著在中國、在中南民大收獲的知識和友情,續寫與中國的故事。

學校領導為畢業生代表行撥穗禮,頒發學位証書。本科畢業生雷晶激動地說道:“從畢業花牆再到印著我名字的學校文創、校友卡,從食堂畢業餐再到畢業歌會,在中南民大四年的求學生涯就如同畢業季一樣幸福、充實、難忘,感謝中南民大!”

部分畢業學子的親友也特地來到畢業典禮現場,共同見証這一難忘時刻。該校體育學院2021級本科畢業生劉子夏的家長欣慰地說,“站在這裡,滿心都是感動。這幾年,我見証了孩子從青澀到堅毅的蛻變,這份成長離不開學校和老師們的匠心培育。希望孩子們都能永葆在母校習得的拼搏勁頭,繼續努力,畢業快樂!”

“雙塔高,百花艷,我的校園南湖邊……手牽手,肩並肩,我的志向永不變”校歌余韻悠長,寄托著母校對畢業生們的殷殷期望與祝福,也承載著同學們對母校的不舍與眷戀。畢業典禮在畢業生們的歡笑與淚水中結束。(圖/文 閃雨凡、桂星、龍華)

(責編:王郭驥、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