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DNA指紋技術為現代農業裝上“火眼金睛”

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
2025年07月10日08:37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江漢大學MNP公共研發中心與企業簽約。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江漢大學MNP公共研發中心與企業簽約。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7月9日的武漢高農生物園格外熱鬧,一場關乎農業未來的科技“相親會”在這裡上演。在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的見証下,武漢國家農業科創中心(以下簡稱“武漢農創中心”)與江漢大學成功“牽手”,雙方將共同推動DNA指紋技術這一農業“黑科技”的深度應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裝上“科技保險鎖”。

在農業農村部華中生物DNA指紋鑒定公共研發中心,一台台精密儀器正在為各類種子進行“身份認証”。“就像公安系統的指紋庫一樣,我們建立了完整的作物DNA指紋數據庫。”技術人員指著一組數據圖譜介紹,這裡研發的MNP(多核苷酸多態性)標記技術已實現從個位數到上千點位的突破,相當於給種子裝上了“高清攝像頭”,連最細微的基因差異都無所遁形。

與會嘉賓深入了解了該中心在生物DNA指紋鑒定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包括主導制定的1項國家標准和10多項行業標准,以及MNP標記技術的重大進展。

“MNP標記技術可以識別植物DNA中的細微差異,現在該技術的應用范圍已從種子維權擴展至動物檢疫、海關生物安全等多個領域。”江漢大學系統生物研究院院長彭海介紹說。

江漢大學MNP研發中心現場與伯遠生物“結對子”開展合作。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江漢大學MNP研發中心現場與伯遠生物“結對子”開展合作。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當天,武漢農創中心與江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高速通道”。更引人注目的是,江漢大學MNP研發中心現場與伯遠生物、愛基百客等企業“結對子”,讓尖端技術直接服務產業需求,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我們要讓論文裡的數據變成田間的收成。”江漢大學副校張張紅星表示,該校在生物育種、食品科學、系統生物學等領域已積累多年,此次合作將加速DNA指紋技術的產業化應用。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一項技術能夠捍衛糧安!”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形象地比喻,“這就像給農業科技裝了‘渦輪增壓’,我們要讓‘實驗室盆景’變成‘產業風景’。”同時,深化金融賦能,利用武漢農創基金等資本力量,優先支持MNP技術產業化,助力“紙面專利”轉化為“市場價值”。

組培室中正在培育的種子。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組培室中正在培育的種子。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未來,武漢農創中心與江漢大學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依托華中生物DNA指紋鑒定公共研發中心的技術引領作用,推動實驗室成果向田間地頭轉化。雙方將共同推動武漢加速搶佔生物育種檢測技術的制高點,支持DNA指紋技術早日成為國家種業安全的“司法鑒定標准”,為華中地區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責編:王郭驥、榮先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