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巫峽天險!安來高速向“最后斷點”沖刺【4】

7月的武陵山腹地,安(康)來(鳳)高速渝鄂界至建始段西密山隧道深處,熱浪與機械轟鳴交織。運輸混凝土的罐車在狹窄空間內有序穿梭,緊隨其后的挖掘機快速整平,一台大型振搗機正將高標號的C40混凝土均勻壓實。
安來高速建始北段(渝鄂界至建始段)正全力沖刺收官。
截至2025年6月底,這個被喻為安來高速(G69)“最后斷點”的關鍵工程,已完成總造價的90%,一期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二三期工程穩步推進,標志著這條縱貫陝、渝、鄂三省市,連通大西北與大東南的交通大動脈貫通在即。
安來高速建始北段全長僅10.03公裡,卻頻現山區高速建設的極致挑戰。項目地處地質復雜的武陵山區,橋隧比高,包含“7橋4隧”,如同在群山褶皺中穿針引線。西密山隧道,這座1825米的分離式隧道,是全線最艱險的控制性工程,最大埋深達448米,穿越破碎的碎石土、頁岩、砂岩,還曾遭遇順層滑塌和溶洞突泥。
面對復雜環境和緊迫工期,項目團隊將“匠心質造”與“綠色智慧”貫穿始終,引入一系列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隧道初支施工效率和質量,確保二襯混凝土澆筑均勻密實,保障隧道仰拱施工安全高效。在質量管理上,嚴格執行“零報告”和“首件認証”制度,對關鍵工序專人盯守,原材料進場層層把關。
“現在西密山隧道每天能推進200米面板,爭分奪秒確保隧道內路面高質量完工!”安來高速建始北二標路面負責人蘭凱強介紹,目前,全線淺填深挖路基施工已與西密山隧道出口順接完成,河坪特大橋等5座橋梁主體已完工,路面水穩試驗段成功鋪設,綠化、交安、機電等附屬工程正有序展開。
安來高速渝鄂界至建始段建成后,將與安來高速重慶段同步通車運營,在歷史上第一次徹底打通巫山巫峽險阻,形成縱貫南北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其對完善國家高速網布局,加強中西部地區省際快速交通聯系,推動“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促進武陵山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這10公裡打通后,安康經重慶巫山到湖北建始、來鳳直至湖南的通道就徹底暢通了。”鄂西建設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孫文俊現場介紹,“現在,我們正集中力量,緊盯剩余工程節點,加大資源投入,強化質量安全管控,高效推進路面、綠化等附屬工程,確保按期優質完成建設任務。”(圖/文 王勇、吳迪)
(責編:周倩文、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