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第十二屆運動會倒計時100天 聖火在萬年遺址點燃【5】

7月17日,武漢市第十二屆運動會迎來倒計時100天的重要時刻。在武漢經開區紗帽江灘公園紗帽山遺址,一場融合歷史底蘊與現代科技的聖火採集儀式隆重舉行,正式拉開這場體育盛事的序幕。
上午10時,在紗帽山遺址——這個見証了“漢陽人”萬年文明的土地上,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秦捷手持火炬,以現代科技之火點燃聖火盆。熊熊燃燒的聖火不僅象征著體育精神的傳承,更彰顯著武漢這座“創新之城”的蓬勃活力。
火炬傳遞活動以“水陸空”立體接力的創新形式展開。首棒火炬手由武漢車谷江大女足主教練常衛魏擔任。他曾帶領隊員在2024賽季奪得中國女子足球超級聯賽冠軍,並在2025年首奪女足亞冠冠軍。
“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能夠以火炬手身份參與市運會,深感責任重大。希望能用自身的行動,感染更多青少年體育愛好者,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也希望通過體育的力量,激勵更多青少年追逐夢想。”常衛魏激動地說。
第二棒火炬手別具創意——由武漢最早原住民“漢陽人”九鳳“穿越”而來。一萬年后的今天,九鳳隨著搭載聖火的無人機一同升空,跨越萬年參與火炬傳遞。
武漢經開區文化館(博物館)館長楊成雲介紹說,1997年,“漢陽人”頭骨化石在紗帽山遺址被發現,這是長江流域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現代人的人類祖先,填補了湖北省古人類學研究領域的空白,並把武漢的歷史向前推進到1萬年前。
火炬傳遞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宗余乘坐嵐圖FREE+汽車,該車採用高階智能輔助駕駛模式沿園區道路從魯迅書店繼續進行火炬傳遞。據悉,武漢市第十二屆運動會官方指定用車為嵐圖汽車,將為賽事提供全程保障。
當天,包括專家院士、運動員、勞動模范等在內的8位火炬手參與接力,護送聖火抵達設法山公園孔明湖畔,此次火炬傳遞將採用“水陸空”接力方式,從不同視角,全景縱覽武漢經開區的嶄新面貌。
武漢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市第十二屆運動會以“逐夢車谷,躍動江城”為主題,以全域覆蓋、多元參與、競技選拔為核心,融合車谷產業特色,既是全民健身的嘉年華,也是競技人才的孵化器,彰顯武漢“運動之城”的活力。
據了解,武漢市第十二屆運動會各項賽事從今年4月持續至11月陸續開展,共設有群眾體育類比賽有38項,其中既有足球、籃球、排球、游泳、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傳統賽事,也有釣魚、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新興時尚項目,還有群眾喜聞樂見的舞龍、舞獅、龍舟等趣味項目,既是對全市群眾體育發展成果的檢閱,也肩負著為省運會和全運會群眾體育類比賽培養和選拔人才的任務。
為了發動和吸引更廣泛人群參與市運會,在38項群眾體育類比賽中,還包括3項農民參賽項目,即農民健身操(舞)、農民趣味田徑、農耕競技﹔3項殘疾人參賽項目,即殘疾人象棋、殘疾人羽毛球、殘疾人乒乓球﹔1項少數民族參賽項目,即少數民族操。
武漢市體育局負責人介紹,圍繞市運會還將舉辦超千場“與市運同行”系列全民健身活動,預計帶動百萬市民參與,為“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增添亮麗色彩。(郭婷婷)
(責編:王郭驥、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