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活力中國調研行 | 這款美食“頂流”不再是季節限流

2025年08月31日08:19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蝦農熟練地穿上連體防水服,撐著小船駛入蝦塘,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隻見一隻隻活蹦亂跳的小龍蝦從籠中探出頭來。在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張家窯“四季有蝦”試驗示范基地,一箱箱新鮮出水的小龍蝦格外引人注目。

小龍蝦,在湖北被稱為“頂流”網紅農產品。據統計,2024年全國每10隻小龍蝦裡,就有4隻產自湖北,而潛江更有“中國小龍蝦之鄉”的稱號。從養殖到加工,從餐飲到流通,潛江蝦稻產業的綜合產值已經達到了870億元。

油燜大蝦、蒜蓉大蝦、檸檬泡泡蝦、藤椒小龍蝦……在潛江,小龍蝦美食的做法已遠遠超過100種。行走在夜晚的潛江生態龍蝦城,每家店鋪都熱鬧非凡,各式各樣的小龍蝦成為食客們的最愛。潛江泰豐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委員譚怡介紹,每年有200萬人次游客前來“吃蝦打卡”,年餐飲業產值達1.5億元,成為推動潛江餐飲經濟與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202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蝦十條”支持小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抓住政策機遇,潛江深入實施一產提效、二產提質、三產提級、品牌提檔“四大工程”,小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不斷拓展、成效日益顯現。2025年上半年,潛江小龍蝦養殖產量12.25萬噸,同比增長4.6%。

火熱的小龍蝦產業也曾遇到季節限定的困境。“春賣蝦苗夏賣蝦,寒冬臘月空塘趴”,曾是小龍蝦養殖的寫照。

“小龍蝦喜暖懼寒,過去潛江龍蝦一年隻在春夏兩季養殖,造成市場消費冷熱不均,潛江龍蝦產業發展也出現季節性短板。”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明波介紹。

為突破季節瓶頸,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7家科研院所和高校,重點攻關“四季有蝦”技術,創新研發出池塘精養、溫棚土池養蝦、工廠化養蝦、稻田養蝦等多種模式,升級“蝦+稻+N”立體共作模式。

在養殖車間內,小龍蝦在舒適環境中能夠全年保持最佳生長狀態。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技術員管赫赫說,“現在人們可以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小龍蝦。”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潛江冬蝦上市量達2.4萬噸,實現產值21.9億元。

分揀、置冰、打包、發貨……在湖北潛網生態小龍蝦產業園,小龍蝦被快速裝貨,發往全國各地。660多家商戶檔口,高峰期現場直接帶動2萬余人就業,間接帶動就業、創業10萬余人。這裡的小龍蝦交易中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小龍蝦交易市場。在先進的保鮮技術加持下,依靠干線運輸和航空運輸,隻需4到14小時就能把鮮活的潛江小龍蝦送到全國600多個城市、1200多個服務網點。湖北潛網生態小龍蝦產業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康峻介紹,2025年上半年,這裡的鮮活小龍蝦交易量高達17.7萬噸,交易產值達到75.27億元。(劉書文 范昊天 張雋)

(責編:周雯、榮先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活力中國調研行︱湖北丹江口:守水護水是天大的事
  漢江,長江第一大支流,自西北向東南,長三千裡,徑流量大,水量豐沛。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