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構建“荊楚安瀾”現代水網 湖北水利建設投資超3000億元

2025年09月10日08:44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聞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武漢9月10日電 (記者張沛)9月9日,湖北召開“決勝收官‘十四五’ 謀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水利建設篇。湖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省湖泊局局長張俊勇介紹,“十四五”期間,湖北省“荊楚安瀾”現代水網規劃全面落地,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現代水網建設先導區。預計全省水利建設投資超3000億元。

湖北是千湖之省、雲夢之澤,是長江漢江唯一交匯區,是三峽庫壩區和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在國家水網“主骨架、大動脈”中戰略地位舉足輕重。湖北水利部門全力以赴保安全、促發展、助轉型、惠民生,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

湖北依托智能預警和科學調度,通過預泄、攔蓄、分洪等綜合措施,有效應對2021、2023年漢江秋汛,以及2024年長江、漢江4次編號洪水和唐白河流域1975年以來最大洪水等重要汛情,確保江河安瀾。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抗旱作用,精細實施應急水量調度,2022年成功抵御自1961年以來最嚴重氣象干旱。

水網建設起勢見效。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引江補漢工程全線提速。實施杜家台等長江重要蓄滯洪區建設,長江中游防洪體系更加完善。織密荊楚安瀾骨干網。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通水運行,姚家平樞紐等重大水利工程進展順利,水資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加快推進大中型灌區改造和建設,增加灌溉面積429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354萬畝,為湖北省糧食總產連續12年穩定在500億斤提供堅實水利支撐。暢通縣市“局域網”。建成鴛鴦池水庫等重點中型水源工程,新增供水能力3億立方米,相當於150萬人年均用水量。除險加固1636座水庫和38個大中型水閘,保障工程安全運行。治理中小河流145條,整治河長2283公裡,有效保護了800余萬人和800余萬畝耕地。

全國幸福河湖建設試點項目鶯河高標准建成,慈湖等20個省級幸福河湖加快建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363平方公裡,恢復五大湖泊水面面積245平方公裡,東湖、金湖獲評長江經濟帶最美湖泊,漢江、清江入選全國最美家鄉河。丹江口、三峽水庫水質持續穩定在Ⅱ類標准及以上,全省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連續下降,連續三年國務院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獲“優秀”等次。

圍繞城市供水,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談華初介紹,湖北共建成城市自來水廠169家,日均綜合生產能力1779萬立方米,日均供水量1052萬立方米,服務人口2897萬余人,供水管網總長6.9萬公裡,較“十三五”增長23%,供水普及率達到99.92%。針對群眾關注的二次供水、老舊管網改造和投訴響應等難題,累計完成5000余處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移交,推動1.14萬公裡老舊管網更新。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十堰市扛牢最高站位,壓實“國之大者”政治責任,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中共十堰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高紅民表示,全市超三分之一國土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劃定為生態保護紅線,為清水筑牢生態底線。累計治理水土流失7003平方公裡,修復廢棄礦山202座,森林覆蓋率提升至73.86%。建成天地協同的智慧監測預警體系:每3天衛星掃描全域水域森林一次,無死角監控生態變化。布設1200多路高清智能探頭,織密地面監控“天羅地網”。建成“1+1+N”智慧平台(一個中心、一張圖、N個應用),集成水質、管網等200多項實時數據,實現精准預警、科學調度。

張俊勇表示,展望“十五五”,湖北將切實扛牢“江湖安瀾、碧水東流、淨水北送”政治責任,加快構建安全韌性現代水網,著力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能力,確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全力打造安全韌性現代水網先導區、國家水安全戰略保障區、水利改革發展示范區、流域區域協同治理創新引領區。“十五五”期間,全省初步謀劃推進重大水利項目近百項、計劃投資3500億元。

(責編:郭婷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構建“荊楚安瀾”現代水網 湖北水利建設投資超3000億元
  新聞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武漢9月10日電 (記者張沛)9月9日,湖北召開“決勝收官‘十四五’ 謀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水利建設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