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把“金鑰匙”,破解校園食安難題

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
2025年09月30日14:39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清晨五點半,天光微亮,武漢市金銀湖高中的食堂后廚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員將一筐筐新鮮的蔬菜、肉類置於智能電子秤上,掃碼、稱重一氣呵成,高清攝像頭同步記錄著驗收實況。幾乎在瞬間,這些食材的品種、重量、來源信息已實時上傳至“武漢市中小學數字食堂監管平台”。這一幕,如今已成為武漢全市900多所中小學校食堂的日常。

今年2月,這個集食材採購、消費管理、財務核算、明廚亮灶和風險預警於一體的“數字食堂”監管平台正式全面上線,標志著武漢市全面實現中小學“數字食堂”監管平台全覆蓋,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為全市師生構筑起一道堅實的食品安全防線。

“一鍵溯源”,採購流程陽光透明

武漢市財政學校學生刷臉就餐。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武漢市財政學校學生刷臉就餐。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在武漢市財政學校,清晨六點的食堂后廚同樣燈火通明。“滴滴......”智能電子秤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剛剛送達的食材在完成掃碼稱重后,數據瞬間同步至監管平台。后勤主任仔細翻看著手中的檢測報告:“這批新到的土豆,個頭均勻,芽眼很淺,符合驗收標准。”在他身后,工人們正在對最后一批新安裝的餐桌椅進行緊固檢查——40套全新的就餐設施讓食堂容量提升10%,藍白相間的配色讓空間格外明亮。

“以前靠手寫單據,效率低還易出錯。現在輕點鼠標,食材的採購流程、供應商資質、每日進貨明細一目了然。一旦食材‘出狀況’,系統可迅速追溯源頭,及時處置。”金銀湖高中總務處干事肖颯道出了平台帶來的最大變化。

平台構建了“1+5”智慧監管架構,將繳費、採購、入庫、出庫、加工、消費、財務管理全流程納入數字化監管。食材從進入校園的那一刻起,就處於市場監管、教育部門的“全天候”監督之下,傳統採購模式中可能存在的模糊地帶被徹底消除,實現了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

“雲上監工”,后廚操作實時可見

中午時分,硚口區崇仁興華小學的學生們有序排隊,在人臉識別設備前稍作停留,點擊確認即可完成支付,“刷臉”吃飯便捷高效。對於暫不具備“刷臉”條件的學校,則通過“數字食堂”消費系統包餐核銷方式實現便捷支付。

學生家長在手機端就能實時查看孩子在學校的每一筆消費明細,孩子的飲食偏好、營養攝入情況盡在掌握。更重要的是,所有消費資金直接進入學校食堂的對公賬戶,確保了資金流轉的規范與安全,讓家長更加安心。

與此同時,在藏龍第二小學食堂大廳,液晶顯示屏上正實時播放著后廚洗菜、切配、烹飪的全過程。這種“明廚亮灶”的監督模式,在武漢市財政學校也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學生代表參觀“數字食堂”監管平台。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家委會代表參觀“數字食堂”監管平台。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秋季開學當日,武漢市財政學校食堂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訪客”。2025級家長委員會的十余名代表,戴著衛生帽和口罩,在食品安全副校長的陪同下深入后廚。“這些肉類都有檢疫合格証明嗎?”一位家長代表仔細翻看著食材驗收台賬。“請您放心,每一批肉類的檢疫証明都在這裡,掃描二維碼還能看到更詳細的溯源信息。”食堂管理員一邊解釋,一邊演示著“數字食堂”監管平台的查詢功能。

教師、學生和家長都能通過大屏幕隨時“雲監工”。這些畫面和數據也同步傳輸至省、市各級監管平台,使后廚從“閑人免進”變成了“陽光廚房”。

智能預警,風險隱患及時化解

武漢崇仁新華小學校長陪餐。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武漢崇仁興華小學校長陪餐。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該平台不僅是“記錄員”,更是“預警員”。它能實時監測食堂毛利率,並對食材價格異常、保質期臨近、成本不合理、結余超標等財務風險,以及通過視頻AI識別出的操作不規范等安全問題進行自動預警。“一旦系統報警,我們將隨即啟動線下核查與整改跟蹤機制,形成管理閉環,將風險降至最低。”武漢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種“線上監測+線下核查”的機制,實現了對校園餐管理的精准干預和主動防御。

“食堂工作無小事,既要守住安全底線,也要提升服務溫度。”武漢市財政學校校長表示。

監督賦能,推動食堂舊貌換新顏

“數字食堂”的建設也離不開紀檢監察的有力推動。去年,武漢市紀委監委派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在藏龍第二小學督導時,收到關於食堂菜品單一、口味不佳的投訴。經核查,發現該校因就餐人數激增,食堂設施已無法滿足需求。

廚師在用溫度計檢查飯菜溫度。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廚師在用溫度計檢查飯菜溫度。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在紀檢監察組的督促下,武漢市教育局會同相關部門迅速制定改造方案,申請專項資金,並對工程招投標、資金使用等環節全程監督。幾個月后,一個面積擴大1.5倍、引進“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能同時保障4000名師生就餐的新食堂投入使用。“現在飯菜更好吃,菜品種類也多了!”學生范佳夢滿意地說。

從手寫單據到雲端管理,從人工查驗到智能溯源,從幕后操作到陽光廚房,武漢中小學“數字食堂”監管平台的全覆蓋,不僅是一次技術的升級,更是一次治理理念的深刻變革。它用數字化的繩索擰緊了食品安全的閥門,用透明化的管理回應了千家萬戶的關切,真正讓學生的“盤中餐”成為了“安心餐”“營養餐”和“幸福餐”,穩穩守護住了師生舌尖上的安全與健康。

(責編:郭婷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一把“金鑰匙”,破解校園食安難題
  清晨五點半,天光微亮,武漢市金銀湖高中的食堂后廚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員將一筐筐新鮮的蔬菜、肉類置於智能電子秤上,掃碼、稱重一氣呵成,高清攝像頭同步記錄著驗收實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