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穴激活青年人才回流新動能

“家鄉的發展日新月異,既有讓我大展身手的舞台,也能用自己的所學精准匹配家鄉產業所需,還有這麼貼心的招聘服務,感覺回來工作真是選對了!”在“安居筑夢﹒廣濟人才”專項校招中,被中牧安達成功聘用的武穴籍碩士研究生吳天潤,對自己返鄉就業的選擇充滿感慨。
近年來,湖北省武穴市大力實施“萬名青年人才回流工程”,以精准招引、平台建設、優質服務為抓手,用心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成功吸引眾多像吳天潤一樣的青年人才返鄉創業就業,為該市當好全省支點建設黃岡排頭兵注入了強勁的人才動力。
拓寬渠道“引”,讓“蓄水池”充盈起來
“以前找人才,我們企業是‘守株待兔’,現在有了政府搭建的平台,我們能主動‘走出去’招賢納士,效率高多了!”武穴電子信息產業園入駐企業歐雷瑪的負責人黃鵬說。為精准引才,武穴市堅持需求導向,組建工作專班深入本地20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系統調研,圍繞專業類型、技能要求、人才數量等維度,全面掌握企業對青年人才的具體需求,同步建立《武穴市急需緊缺業人才需求清單》,為精准引才夯實了數據基礎。
在此基礎上,武穴市主動出擊拓寬引才渠道。今年以來,累計組織開展高校招聘活動15場,提供就業崗位2400余個,成功引進高校畢業生650人。不僅如此,該市還創新實施跨區域引才,組織90家本土優質企業赴重慶、江西等地開展“安居筑夢﹒廣濟人才”專項招聘,提供優質崗位600余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00余人。
“大學生暑期武穴行”活動更是成為吸引青年人才的重要紐帶。活動邀請100余名有意返鄉發展的高校學生走進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現場,讓他們親身感受家鄉的發展活力與潛力。“實地參觀后,我看到了家鄉產業的蓬勃發展,也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對人才的重視,這堅定了我回來發展的決心。”參與活動的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彭惠表示。通過這樣面對面交流、實地考察的方式,極大增強了人才對家鄉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引導更多青年人才選擇武穴、扎根武穴。
搭建平台“聚”,打造人才“強磁場”
“武穴的產業平台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這裡,我的專業知識能得到充分發揮。”武穴籍中國船舶集團首席專家吳剛,如今受聘擔任武穴產業發展顧問,正助力該市新能源船舶產業園建設。武穴市聚焦本土產業發展需求,依托深水良港優勢,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共建新能源船舶技術研究中心,柔性引進博士3名。預計新能源船舶產業園一期工程投產后,可吸納約3000名返鄉人員就業,為青年人才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
在返鄉創業平台建設方面,武穴市同樣成果豐碩。電子信息園作為省級返鄉創業示范園,聘請武穴籍教授文尚勝擔任產業發展顧問。目前,該園區已引進企業42家,其中返鄉創業企業30家,帶動就業2300余人﹔建成返鄉創業工作站2個,選聘“返鄉創業宣傳大使”80名,還組建專業團隊赴溫州、深圳等人才集聚城市開展精准推介,為返鄉創業者搭建了良好的發展平台。
產教融合平台的創新構建,也為武穴市人才集聚增添了新動力。該市聯合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武穴分院,著力打造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科技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市域產教聯合體。通過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職教博士工作站,面向社會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服務,促進畢業生在武穴就業,引導技術人才向武穴流動。截至目前,通過“訂單式”人才培養,已向重點企業精准輸送技能人才近百名﹔首批引入常駐博士團隊3個、碩博研究生13名,為武穴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暖心服務“留”,營造人才“生態圈”
“從住房到醫療,從子女入學到配偶就業,武穴市為我們解決了生活中的各種難題,讓我們能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在武穴工作的博士梅譜成,對該市的人才服務贊不絕口。為讓青年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武穴市從政策保障、生活服務、氛圍營造三方面協同發力,構建覆蓋全面、響應及時的全鏈條留才機制。
在政策支撐上,武穴市出台《武穴市實施“安居筑夢廣濟人才”計劃建設現代港城若干措施》《武穴市返鄉創業扶持獎勵辦法》等系列人才政策,覆蓋住房、補貼、醫療等關鍵環節,系統化解人才后顧之憂。在服務保障方面,該市構建“租售補建”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已安排1280名人才“拎包入住”人才公寓,累計兌現各類人才補貼超3000萬元。同時,每年組織相親交友等活動30余場,協調解決安居、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關鍵小事”138余項。
不僅如此,武穴市還積極營造敬才愛才的良好生態。開展“教授之家”“博士之家”授牌活動,為1000余戶高層次人才家庭頒授榮譽牌匾﹔設立10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精准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全面激發人才創造活力。
武穴市通過“三向發力”,在引才、聚才、留才上持續用力,不僅讓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回流家鄉,更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工作模式,不僅是對“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的生動實踐,也為其他地區推動人才回流、促進地方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未來,該市將繼續優化人才政策,提升服務水平,吸引更多人才扎根武穴,書寫武穴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文/圖 耿文輝 劉果)
(責編:周倩文、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