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關鍵領域 強化科技攻關 加快推動更多原創性顛覆性變革性突破
10月16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主持研究推進關鍵技術攻關“尖刀”工程。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實施“尖刀”工程,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奮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強大支撐。
在認真聽取省直有關部門、“尖刀”工程項目實施單位、投資機構相關情況匯報和意見建議后,王忠林指出,近年來,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尖刀”工程實施取得明顯成效,存儲芯片、北斗通導遙一體化、超大功率激光、肺部磁共振成像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增材制造、光子芯片、5G/6G通訊設備、原子量子計算機等領域形成一批標志性產品,特種光纖光纜、高端裝備特種鋼、半導體工藝材料、工業激光器等實現國產化替代,有力提升了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我們依靠科技創新走到了今天,還將依靠科技創新走向未來。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的殷殷囑托,深刻認識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強化責任意識,充分發揮科教大省優勢,以“湖北有金剛鑽、必須要攬瓷器活”的信心與決心,更大力度推進“尖刀”工程,持續搶佔更多前沿技術制高點,努力為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大力量。
王忠林強調,要強化集中攻關,加快推動更多原創性、顛覆性、變革性科技突破。緊盯“國家所需”,心懷“國之大者”謀劃“尖刀”項目,集中優勢資源力量全力攻堅,切實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實現突破發展。立足“產業所困”,聚焦“51020”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和五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發展需要,找准創新突破口,解決“卡脖子”問題。瞄准“未來所向”,圍繞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人造太陽氘氘聚變、合成生物等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戰略性科技攻關項目,下好未來“先手棋”。推進“項目接力”,主動對接國家科技創新規劃、重點研發計劃,科學制定“十五五”時期我省科技創新項目目錄,形成謀劃一批、實施一批、儲備一批的良好工作格局。
王忠林強調,要強化融合發展,更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注重供給側與需求側協同,按照“企業出題、科技破題、合力答題”的思路,緊緊圍繞需求促進創新,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和“從1到N”的產業化躍遷。注重標志性產品打造,加強技術研究和產品使用互促並進,打通技術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堵點,切實打造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拳頭產品。注重應用場景拓展,落實好首台(套)、首批次等應用政策,更大力度推進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醫療發展,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更多應用機會。注重招商引資,提升市場化運營能力,廣泛吸引各類資本參與,推動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王忠林要求,要強化宣傳推廣,切實營造良好創新生態。要用好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各類宣傳載體,加強對湖北創新資源、創新成果的宣傳推介,讓更多人了解湖北創新優勢,推動更多創新產品走出湖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要多措並舉健全完善專業服務體系,積極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搭建成果發布、推介、對接等交流合作平台,引導各方建立穩定持久的緊密型協作關系,更好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王忠林要求,要強化支持服務,切實推動“尖刀”工程攻關任務落實落地。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協調機制,各相關部門要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形成協同攻關的強大合力。加強要素保障,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引進培育更多耐心資本、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加強人才引育,深入實施戰略人才力量“十百千萬”行動,大力招引全球頂尖人才,為科研人員施展才華提供更大舞台、創造更好條件。加強科學考核,抓好項目跟蹤評估,確保“尖刀”工程取得更大成效,為湖北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省領導何良軍、彭勇、楊雲彥、黎東輝、楊玉華出席。(記者楊念明、王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