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首”望武昌 激活消費新能級

人民網記者 周雯 周恬
2025年10月27日08:35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武漢SKP以單日銷售額1.9億元的業績刷新紀錄,武昌萬象城憑借20余家首店霸榜季度引進榜首,武商夢時代以日均10萬人次客流彰顯商業韌性……

當前,千年古城武漢武昌正以“首店、首發、首秀、首展”構成的“四首經濟”為核心動能,書寫著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區的建設答卷。這場商業變革背后,既是商業模式的迭代創新,更是城區功能與消費能級的深度躍遷。

載體賦能 商業地標織密消費網

“層次豐富的香氣在鼻尖縈繞,這種沉浸式體驗比網購小樣踏實多了!”10月3日午后,29歲的薛雨冰在武漢SKP美妝區停下腳步,語氣裡滿是滿足。作為對小眾品牌如數家珍的愛好者,她最清楚這份便利的可貴:“以前心儀的香水得托人從國外帶,現在SKP的買手集合店把寶貝都挑好了,品牌扎堆逛著太省心。”

這個以“盒子+街區”形態亮相的商業地標,開業首日銷售額破億,生日慶單日賣爆1.65億元,七夕更創下1.9億元的銷售峰值,用亮眼數據印証了首店經濟的強大吸引力。不遠處的武昌萬象城則是潮人聚集地,20余家潮玩首店門前總排著長隊,成為妥妥的“首店收割機”。武商夢時代的人流如織,家長們帶著孩子剛從WS夢樂園出來,轉眼又被孩子拉進了新開的親子餐廳首店,這座年均更新30家首店的商業體,靠持續的新鮮感穩穩撐起日均10萬人次客流。

新晉地標同樣勢頭迅猛。國慶首日的武漢濱江天街堪稱“流量王”,室外綠地公園裡,迪卡儂運動市集的射箭、高爾夫體驗區被圍得水泄不通,綠地音樂會的旋律伴著歡笑飄散,當天客流直接沖破12萬大關。

成熟地標與新興商業體形成的集群效應,共同勾勒出武昌熱鬧的消費圖景。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800億元,躍居中心城區第一﹔2025年1-9月再以637.65億元總量、6.7%增速領跑全市,商業載體的賦能成效愈發凸顯。

武漢SKP美妝區。受訪者供圖

武漢SKP美妝區。受訪者供圖

融合共生 從流量紅利到長效增長

如何讓“四首”品牌持續發展,避免“曇花一現”?漫步在夜晚的黃鶴樓或能窺見一斑。

夜幕降臨,黃鶴樓“江山入畫”牌坊前,身著漢服的游客正在拍照,當主樓光影秀亮起,“黃鶴歸”的意象在千年樓閣上流轉。來自北京的何女士忍不住感嘆:“看了《長安三萬裡》就念念不忘這裡,此刻登樓遠眺,詩詞裡的意境全有了!”

在黃鶴樓的文創首店“夜上黃鶴樓禮臻行”裡,印有黃鶴樓圖案的屏風書燈、與故宮設計師合作的文創,被游客爭相選購。

當荊楚文化基因注入武昌商業脈搏,傳統與現代在夜市煙火、非遺手作中重生,武昌的活力隨文旅商融合深度不斷攀升。多樣化的消費場景與優質服務,讓每個季節都成為人們探索武昌的新理由。

這種文旅商融合的魅力,讓首店消費從“嘗鮮”變成“常來”。黃鶴樓作為品牌首發新高地,承辦高端品牌首發活動﹔曇華林融合藝術體驗與文化創意﹔2025年夏季推出的七大文旅新場景更將體驗升級,從元宇宙消費空間到都市輕度假目的地,讓武昌的消費場景愈發多元。

創新生態的構建更著眼於長遠。武昌區實施“黃鶴樓星空”計劃,建設中科·武大智谷創新帶,通過“北斗七星”服務體系為商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建立首店經濟項目庫,對入庫企業提供政策咨詢、人才薦聘、融資對接等全方位服務,配合文旅惠民券發放、新春消費季等活動,形成“引進來、留得住、長得好”的良性循環。這種生態化培育理念,正是武昌區破解同質化競爭、鞏固消費動力的關鍵所在。

武漢SKP K大道。受訪者供圖

武漢SKP-K大道。受訪者供圖

能級躍升 邁向國際消費示范區

“四首經濟”為武昌注入的不僅是數據增長,更是一場城區功能的深度蝶變。

曇華林、斗級營等老街因首店植入煥發新生,傳統肌理間涌動著現代潮流﹔數字消費、綠色消費等新業態扎根生長,引領消費新風尚……

這片商業沃土的繁茂,源於精准政策的悉心澆灌。武昌區將“四首經濟”嵌入產業政策核心,以資金與人才雙輪驅動:修訂商業發展政策,配套專項資金構建品牌落地到運營的全周期扶持鏈﹔通過“武昌人才十條”給出最高50萬元資助,筑牢人才梯隊。真金白銀的支持,讓國際品牌落地更有底氣。靶向招商更顯功力,聚焦高端商貿等領域定向發力,2024年引進首店195家登頂全市,武漢SKP單項目帶來400余個武漢首進品牌,成為華中首店高地。

面對創新與流量轉化的挑戰,武昌區早已錨定方向:深化“零號員工”機制,24小時響應企業訴求、閉環解決難題,讓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強化商文旅融合,年辦200余場活動將流量變增量﹔加碼新業態支持。依托“十五五”規劃,多元商業空間布局正加速成型,長江右岸能級持續攀升。

從195家首店扎堆落戶到800億元社零額登頂,從“零號員工”的貼心陪伴到商業地標的集群共振,從單一消費到文旅商融合生態,武昌以“四首經濟”為鑰,叩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區大門。

這裡,國際潮牌與本土文脈交相輝映,商業活力與城區溫度同頻共振。在這場能級躍遷中,武昌正穩步邁向“立足湖北、輻射華中、服務全國”的消費新標杆。

(責編:王郭驥、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