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共謀共建共享 交出富民興村“高分卷”

2025年11月15日09:31 |
小字號
共謀共建共享 交出富民興村“高分卷”
共謀共建共享 交出富民興村“高分卷”

初冬的香龍村,煙田泛金,民宿迎客,村道干淨整潔,村民臉上笑意盈盈。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兩河口鎮香龍村,是秭歸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鄉村振興定點幫扶村。近年來,秭歸縣局(營銷部)立足香龍村實際,以“發展共謀、項目共建、成果共享”為抓手,推動香龍村農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文化添彩、農民增收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交出了一份富民興村的“高分答卷”。

發展共謀:從“你定我聽”到“我們一起干”

“我們香龍山清水秀,還有祈福文化,可愣是沒人上門!”一場“院壩會”上,村民老李坐在小板凳上直言。這句話,引發在場不少村民點頭附和。

這一幕,被駐村第一書記記在了筆記本首頁。他意識到:規劃再好,脫離群眾意願就是紙上談兵。隨后,秭歸縣局(營銷部)聯合村“兩委”成立專項調研組,白天走山頭、訪農戶,晚上開夜話、聽心聲,系統梳理村庄資源、人文歷史與區位優勢,並廣泛征求村民意見。

集眾智、匯眾力。經反復分析論証,香龍村最終確立了“四村兩園”建設規劃——即“黨建融合興村、煙葉融合強村、農旅融合富村、山水融合美村”,同步打造“煙葉產業觀光園”“鄉村休閑觀光園”。從“干部干、群眾看”到“干群議、齊心干”,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被全面激發。

項目共建:讓“金葉子”長出“金鏈條”

藍圖繪就,重在落實。秭歸縣局(營銷部)協助香龍村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積極整合資源,將農文旅融合藍圖轉化為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項目。

作為煙葉大村,香龍村堅持“穩煙田、穩煙農、穩收益”思路,推廣綠色種植技術,完善基礎設施,讓“金葉子”真正成為群眾增收的“錢袋子”。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煙葉綜合體發展模式,發展煙后作物、生態養殖等,有效盤活土地資源,延長產業鏈條,實現“一地多收、多元增效”。

依托香龍山“祈福文化”和自然環境,香龍村打造“三色香龍”特色旅游品牌,建成金葉路、金葉連心橋、村史館和農耕博物館等特色景點,推動香龍峽谷“民宿+體驗+康養”微度假地提檔升級,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為拓展銷路,村裡組織探秘香龍峽谷、開展農產品電商直播銷售。“一場直播賣出去幾千塊的臍橙和茶葉,老鄉們眼睛都亮了。”一位駐村隊員感慨道,“這不是趕集,這是把整個村子搬上了‘雲端集市’。”

成果共享:幸福寫在村民笑臉上

發展的溫度,最終要體現在群眾的獲得感上。

自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百萬元以來,全村建成攔水壩7處、蓄水池5處,鋪設供水管網6.6萬米,建設垃圾亭11處,拓寬硬化岩香公路9公裡,打通香龍山森林防火通道,建成中高端民宿3棟,投資600萬元整治高標准農田3000余畝。

“以前下雨一腳泥,現在出門水泥路,晚上還有路燈,跳廣場舞都有地方了!”退休的陳婆婆指著村裡的文化廣場笑著說。

如今,村民腰包更鼓了,環境更美了,鄉風更淳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一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秭歸縣局(營銷部)將持續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在產業發展、群眾致富等方面出謀劃策,與香龍村攜手書寫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文/王怡丹 圖/顏克鵬)

(責編:周倩文、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