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北频道>>新闻中心

【走进红色美丽村庄】

湖北河西村:以红色资源推动老区人民走上致富路

郭婷婷
2021年07月24日09:20 |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小字号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和十大将军县之一。革命战争年代,全县28万人中,16万人参加革命,7万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了徐海东、刘华清等37位开国将军,留下了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在大悟县宣化店镇有一个河西村,作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试点村之一,解放战争的第一枪——中原突围战役在这里打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在这里起飞。

记者跟随“走进红色美丽乡村”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河西村,感受红色乡村灿烂辉煌的革命史。今天的河西人继承中原突围精神,传承艰苦奋斗作风,以红色资源推动老区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打造“红绿融合”的美丽村庄示范点,走上了乡村振兴的“突围”之路。

追忆革命峥嵘岁月 汲取中原突围精神

中原突围纪念馆。人民网 郭婷婷摄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场是最好的课堂。

盛夏时节,采访团来到位于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河西村的中原突围纪念馆,馆侧一幅浮雕映入眼帘,浮雕上的战士们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在嘶吼,在呐喊。馆前的广场上,伫立着一座战士雕像,他左手向下握拳,右手高举步枪,向大家传达着胜利的信号。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中原解放区的严峻局面,中共中央为挽救和平、顾全大局,多次提出和平建议。1946年5月8日,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谈判在宣化店湖北会馆举行。

“当时谈判的是国共美三方代表。”大悟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委会主任曹建介绍说,迫于事实和舆论压力,美方及国民党方代表被迫于5月10日在汉口杨森花园,同中共代表签订了制止中原内战的《汉口协议》。但6月26日,蒋介石就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大举围攻,全面内战爆发。当晚,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部队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预先批准的战略转移方案,分路实施突围,由此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

中原突围战中牺牲烈士。人民网 郭婷婷摄

突围战役自6月26日至7月31日,36天里,中原军区五万英雄儿女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杀出重围,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出色完成了战略转移与战略牵制重任,并在上百次战斗中给敌以重大杀伤,毙伤俘国民党军队1.2万余人。

纪念馆中利用声光电技术,再现了中原军区北路军突破平汉铁路封锁线的战斗情景,参观者如同身临其境般,置身于那跟随号角和军旗冲锋向前的北路军中,令人震撼不已。

“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党筚路蓝缕、初心为民的见证,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我们将继续挖掘好、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守护好红色江山,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大悟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委会主任曹建说。

传承红色基因 脱贫攻坚再“突围

在中原突围纪念馆不远处的一处农田中,草莓种植户乐井军正冒着高温查看大棚中种植的草莓种苗。“在村里的支持下,我种了六十多亩草莓,专做游客生意,一斤可以卖到35元。“乐井军告诉记者,他吸纳了贫困户20多人,不仅解决了大家的就业问题,自己收入也增加了。

“这几年,我们号召党员带头,发动农民种植了青油茶、板栗、火龙果、中药村、灵芝等水果,让大家把赚钱的本事都使出来。”河西村村支部书记吴成意介绍说,立足于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河西村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不断凝聚党员干部思想,有效组织发动服务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业,全力打造融合发展的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红”“绿”融合发展的富民强村之路。

宣化店助农产品展示中心。人民网 郭婷婷摄

经过系统打造的中原突围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旅游拉动收入超过百万元,今年预计游客将突破150万人次。

“大家的钱袋子确确实实鼓起来了。”吴成意说,“景区建设带动了村里的发展,我们是沾了革命先辈的光,可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村集体收入每年超过6万元,村民人平均收入达到1.6万元。

“5年前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和妻子开办农家乐,做纯正农家土菜,接待外地游客。这几年红色旅游搞得好,客人来得多,我这里每天都有三四桌,一年纯收入能达20多万元。”河西村乡味农家乐老板高勋银感慨地说。据了解,脱贫后,他还积极带动村里其他人也办起了农家乐。

镇长潘攀介绍助农产品展示中心。人民网 郭婷婷摄

围绕旅游资源,河西村还在打造助农产品店,集中展示当地农特产品。此外,该村通过收购农户特别是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种植的蔬菜、水果、土鸡等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和销售,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让农户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革命精神代代传 资源焕新“红”味更浓

在河西村杨湾记者看到,村民的民房正在进行集中改建,新修的停车场路面已经平整完毕,两口当家塘中淤泥已经清理干净。

作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试点村之一,河西村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和建设中。项目建设启动以来,河西村坚持以“承传革命志、重走突围路”为主题,结合乡村振兴行动,先后整合交通、水利、林业、农业农村、文旅等项目,深入挖掘红色村庄资源禀赋,统筹资金1300万元投入到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中。

正在改建中的河西村杨湾。人民网 郭婷婷摄

以“红古结合、生态宜居、运营前置、机制保障”为基本原则,全力打造“两区两场两设施、三路三塘三覆盖+农业产业园”,实现宣化店镇红色教育“室内受教育、户外有体验”的整体效果。

“我们按照鄂北民居风格对民居进行外立面改造。突围路以重温红色历史故事,感受突围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介绍中原突围重大事件,让游客能够感受到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时代。”宣化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潘攀介绍说。

在河西杨湾建设过程中,村党支部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变“被动”为“主动”,有效撬动社会资本的投入。农户的老旧住房改造、民宿点改建以农户自建为主,实行奖补政策,每户自己出资5000元参与改造,对按设计要求、时间节点完成建设的农户实行奖补,提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及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撬动作用,推动项目建设更快更好实施完成。

“现在走进河西村,东瞧瞧、西看看,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搞建设。村子一天一个样,生态环境变美了,生活设施齐全了,我们心里更舒畅了。”村民高勋贵说。

中原突围史是一部雄壮激昂的英雄史诗,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和精华。如今,河西村继续将中原突围精神发扬光大,走上乡村振兴的“突围”之路。

(责编:关喜艳、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