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三省在汉签署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协议

长江中游三省签署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协议。人民网 郭婷婷摄
人民网武汉9月11人日电 (郭婷婷)湘鄂赣三省,同饮长江水,邻里一家亲。为进一步深化长江中游三省协同高质量发展,9月10日上午,2021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武汉召开。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党政主要负责人相聚东湖湖畔,共商深化三省区域合作工作,携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挺起长江经济带“龙腰” 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长江中游三省总面积56.4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9亿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龙”想要舞起来,“龙腰”要担负起重任。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协作,抢抓中部崛起国家战略,共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誓要将其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增长极。
本次座谈会,江西、湖南、湖北三省书记、省长齐聚,省会城市市长,发改委、文旅厅等厅局负责人,荆州市、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九江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市长等与会代表参会,共商深化三省区域合作工作,携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协同发展加快绿色崛起——长江中游三省战略合作总体构想》。
按照构想,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的目标定位为: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双循环”重要空间枢纽、全国城市群协同发展样板区、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全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示范区。
三省计划将在“共抓生态保护,建设中国绿心”“共推红色旅游,弘扬奋斗精神”“共享科教资源,强化创新引领”“共锻产业链条,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镇能级,推动区域协调联动”“共筑开放高地,促进互联互通”“统筹发展和安全,共推安全发展示范”“加强民生对接,促进公共服务共享”“完善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等九个方面重点领域加强合作。
湘鄂赣三省签署6份协议 全方位开展区域合作
国家“十四五”规划在长江中游湘鄂赣3省间勾画了一个“同心圆”。本次会上,湘鄂赣三省共同签署《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长江中游三省省会城市深化合作方案》《长江中游三省“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框架协议》《长江中游三省文化旅游深化合作方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五市深化协作工作方案》《九江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跨江合作推进区域融合发展的框架协议》等6个合作文件,共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三省常务副省长共同签署的《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计划书”“路线图”。从区域发展、基础设施、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环保、民生及公共服务、人才交流、社会治理、完善省际协商工作机制等九大方面,共同制订行动计划,加快推动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实现协同联动,共同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三省省会城市市长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三省省会城市深化合作方案》,三省将从完善城市合作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共建统一大市场、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强生态保护联防联控等方面深化省会城市合作。
三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签署《长江中游三省“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框架协议》,提出将在湖北通城、湖南平江、江西修水三县全域共同建设长江中游三省“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三省文旅厅厅长签署《长江中游三省文化旅游深化合作方案》,将充分发挥三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在资源整合、品牌塑造、产品打造、客源互送、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以三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三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荆州市、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市长共同签署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五市深化协作工作方案》,在前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四市一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形成深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五市协作工作方案,旨在深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两省五市协作联动,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
九江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市长共同签署了《九江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跨江合作推进区域融合发展的框架协议》,将推动四市规划衔接互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互促互补、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构建跨江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中部内陆开放新高地、重大生产力布局新平台、扩大内需新市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板块。
六大合作协议描绘出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线路图。预计年内将有一批重大合作事项落地见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