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蔡甸区:打赢战疫、战洪、战贫和疫后重振四场硬仗

人民网武汉12月17日电 12月16日上午,武汉市蔡甸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法论坛永久会址开幕,代区长余从斌代表蔡甸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说,过去五年,是极其艰难、极不平凡、极为难忘的五年。五年来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全力打赢战疫、战洪、战贫和疫后重振四场硬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用实际成效诠释了蔡甸行动、蔡甸担当、蔡甸作为。
五年来,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预计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亿元。市场主体达7.63万户,企业主体达1.86万户,较2016年分别增长216%、138%。“四上”企业净增225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率全市第一。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5个,预计完成投资1708亿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占比由30%提高到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693亿元。创建花博汇、金龙水寨、九真山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综合收入近100亿元。金融机构存量、增量存贷比均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荣获省级“科技创新先进区”,2020年荣获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市县称号。
五年来,坚持筑平台、增后劲,发展势能持续释放。中法生态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全面获批,全域拆迁还建、全域基础设施建设、全域生态治理、全域产业导入加快推进,累计完成征地1.91万亩、拆迁190万方,固定资产投资468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75亿元,城市框架逐渐清晰。蔡甸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入驻企业2913家,中德国际产业园、日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中电光谷数字产业园等园区集聚成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2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800亿元、工业投资超500亿元。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汉江沿线精致农业示范带和318国道三产融合示范带成效明显。建成侏儒山街五公片区等高标准农田10.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玉贤国家园艺小镇等6个特色生态小镇初具规模,建成市级美丽乡村113个。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获评湖北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和湖北省“厕所革命”工作突出单位。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蔡甸莲藕)优势区,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区、第五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经验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五年来,坚持抓改革、促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4项国家级、8项省级改革试点项目有序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国企改革纵深推进,区属5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实现翻番。“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推进,区级综合行政审批改革和“四办改革”走在全市前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获评“湖北省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先进区”。新增省市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1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蔡甸英才”等人才聚集工程持续推进,年均吸引大学生来区就业5000人以上,引进各类领军人才22人。对外合作成果丰硕,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29个、外资企业42家,牧野机床、优尼冲压、日本电装等日资项目集聚发展,实际到位资金年均超5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对外出口额分别年均增长15.8%、12.8%。
五年来,坚持夯基础、强功能,城市品质持续提升。《蔡甸区分区规划》等重点规划编制完成,全区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规划体系基本建立。老汉阳一中旧改总体完成,柏林地铁小镇、城南片区建设全面启动,主城建成区面积成倍增长。地铁蔡甸线开通运营,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全面完成,318国道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嵩阳大道、永桐公路、琴川大道西段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591公里,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蔡甸新水厂一期建成投用,行政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新建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0公里。城关污水处理厂扩建投入使用,城市污水管网完善率近90%,规划保留村湾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洪北堤除险加固、谢八家泵站等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完工,8.4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全面建成。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424个、充电桩4172个,5G信号实现城区全覆盖。新改建城乡公厕1461座,垃圾分类工作名列全市前茅,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保持新城区前列。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阶段性整改如期完成。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阶段任务全面完成。10个劣Ⅴ类湖泊彻底消除,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长江流域十年禁捕扎实推进。修复破损山体22座,新增、修复林地面积3.2万亩。110公里后官湖环湖绿道全面贯通,4条沿山绿道全面建成。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靓丽名片,在全市率先获评省级生态区。
五年来,坚持惠民生、兜底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区46个贫困村和4488户117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职工社保年均净增参保1万人次以上。区社会福利院异地新建投用。实施还建项目27个,交付房屋17727套,筹集租赁住房9500套,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2928户,群众住房条件逐步改善。51个社区应急服务站建成投用。“全面改薄”79所学校。新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25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逐年提高,职业教育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群众就医条件显著提升。索河、桐湖、消泗等3个街道乡获评“国家卫生乡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村级全覆盖,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顺利实施。文旅惠民持续推进,实现蔡甸人免费游蔡甸。高水平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射击射箭赛事、承办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后官湖半程马拉松、“莲花奖”知音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平安蔡甸”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总体平安稳定。
五年来,坚持转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持续加强。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府系统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提振。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高质量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顺利完成“七五”普法。政府机构改革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整改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政府执行力和治理效能持续增强,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蔡甸区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在全市实现“六个较早”,全力服务保障火神山医院和驻区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为打赢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国内外疫情反复,坚持“四伞并举、常急兼备”,以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应对错综复杂的防控形势,实现了连续20个月“零新增”。面对梅雨期降雨量、通顺河水位均超历史的特大洪水,科学防汛、精准调度,实现了江河安澜、人民安居。在一场场大战大考中,全区人民展现出的抗疫抗洪精神,必将激励全区人民焕发激情和斗志,努力建设蔡甸更加美好的未来!(孙克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