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北频道>>新闻中心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武汉

张沛
2022年09月24日08:33 |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小字号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奋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交出了一份 “绿色答卷”。

天更蓝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160天提升到2021年的289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由2013年的63天下降到2021年的1天。这“一升一降”让“武汉蓝”不再是奢侈品,成为了江城四季的“常态蓝”;曾经一度困扰该市的PM2.5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大幅下降61%和52%,雾霾天气不再是江城百姓的“心肺之患”。

水更清了——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平,实现了“一江清水东流”;水质优良湖泊数量较“十二五”末增加26个,劣Ⅴ类湖泊首次实现“清零”,“百湖之市”绿色名片更加靓丽;国家首批示范河湖——东湖、11个省级幸福河湖、15个市级美丽河湖,成为了江城市民幸福生活的“标配”。

土更净了——受污染耕地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污染风险得到了基本管控,有效保障了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果盘子”,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生态环境更美好——持续实施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大力开展两江四岸综合整治,加快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让江城的山更青了,夜色更绚丽了,绘就了一幅山水和谐的武汉画卷。城市“绿心”东湖、“候鸟天堂”沉湖、“绿野仙踪”涨渡湖等“地球之肾”为这座国际湿地城市厚植了生态底色。

这十年,武汉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三大结构,实施压煤、治企、控车等综合减排措施;大力实施“四水共治”,持续开展“三清”行动,积极推进“三湖三河”治理;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累计完成22个重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

持续打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全面实施“双十工程”(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沿江86家化工企业完成关改搬转,综合治理码头380余个,腾退岸线47公里。今年以来,启动长江汉江“十年禁渔”和“江豚回归江城”计划,建设138公顷的百里长江生态廊道。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加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城。

立足新时代,迈入新征程。武汉市以“党旗红”引领“生态绿”,锚定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总体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英雄城市崭新篇章贡献力量。

(责编:王郭骥、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