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落实带量采购 减轻就医负担
在湖北某三甲医院,患者髋关节左侧股骨头坏死,集采前,住院总费用为82871元,其中耗材费用为55285元,耗占比约66%;集采后,同样病症的患者,住院总费用为40678元,其中耗材费用为17548元,耗占比约43%,费用和耗占比双双下降。
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医保部门通过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以量换价,大幅降低药品价格。从湖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该省持续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质优价宜的医药服务,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7个批次集采中选药品在湖北落地执行后,价格与该省原挂网价相比,平均降幅达60%以上,其中,第一批25个中选药品,平均降幅61%;第二批、第三批87个中选药品,平均降幅65%;第四批、第五批106个中选药品,平均降幅62%;第六批、第七批75个中选药品,平均降幅61%。湖北参加省际联盟,对上述第一批至第四批采购协议期满的83个品种进行了接续,平均又降了29%。
落地执行国家组织耗材集采结果,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中选髋关节均价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中选膝关节均价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同时,落地执行省际联盟集采结果,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平均降幅88%;超声刀头平均降幅70%;吻合器平均降幅87%;导引导管、导引导丝平均降幅52%。
湖北牵头开展19省(区、市)中成药省际联盟集采,76个临床主流中成药纳入集采,平均降幅42%,最大降幅82%,降价效应辐射全国,群众药费负担进一步减轻。
集采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推进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药品耗材价格虚高的问题。国家密集组织集中采购,就是为了建立起良性的价格形成机制。”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丹表示。
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开,从国家引领到地方联动,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推进阶段,集采覆盖范围从药品到医用耗材,从多点突破到全方位推进。
药品实现化学药、生物药、中成药3大领域全覆盖,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近400个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在湖北省落地执行。耗材重点聚焦心内科、骨科等重点科室的冠脉支架、冠脉球囊、冠脉导引导管导丝和骨科创伤等临床主要使用的12类医用耗材在湖北省落地执行。
“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仅要让人民群众用得上药、用得起药,还要让人民群众用得上高质量的药、有确切疗效的药。”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朱小平介绍,不同于以往不区分质量层次的“唯低价是取”,集中带量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以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作为仿制药入围的质量门槛,做到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有效促进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原研药的替代,也挤压了未过评仿制药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了群众用药的可及性。
推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
在以往分散采购模式下,一些医药企业不注重产品创新、质量和成本控制,过度依赖销售渠道。集中带量采购后,药品质量和疗效由行业内关注变为全社会关注,企业间竞争转为公开透明的产品质量和成本竞争,有力根治了带金销售的积弊,引导企业转变营销模式,一些企业研发投入明显增强,有利于医药产业从营销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也有利于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迈瑞医疗武汉公司骨科市场部经理王建强表示,进入集采,一方面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我们积极响应医保政策,坚定地看好行业的发展。”王建强表示,“从医院的数据来看,手术台数不断攀升,感受到了带量采购给患者带来的便利,我们也在积极面对这个局面,保证产品的迭代提质,提供更好的供应服务。”
集中带量采购降价降费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也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创造了有利时机。在完善集中带量采购和医疗服务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加强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日常价格治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内在联系,发挥协同效应,保障人民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疗卫生服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