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湖北:夏日湿地 候鸟翩跹

人民网记者 张沛 王郭骥
2024年05月31日13:31 |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小字号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千湖之省”湖北多处湿地迎来成群的夏候鸟。连日来,记者前往湿地公园实地探访,一幅幅人鸟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折射出近年来湖北湿地保护的成效。

1、湖北孝感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一群须浮鸥在空中飞舞。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湖北孝感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一群须浮鸥在空中飞舞。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位于汉江下游北岸的湖北孝感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茂盛,吸引了数万只须浮鸥、水雉等夏候鸟来此繁衍生息,场面蔚为壮观。

2、湖北孝感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芡实叶盖满湖面,为须浮鸥等夏候鸟提供栖息场所。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湖北孝感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芡实叶盖满湖面,为须浮鸥等夏候鸟提供栖息场所。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们用翅膀来“投票”。“每天清晨,都能被清脆的鸟叫声唤醒。”义和镇老观湖社区居民丁秋发对此深有感触,“我们生活的环境大大改观,路修通了,水更清澈,老观湖的知名度提高了,很多人过来拍鸟拍景。”

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服务中心副主任兰锋清介绍,为了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当地将湿地公园划定为畜禽禁养区,同时建设完善垃圾中转站、垃圾池、垃圾箱等垃圾集中收集转运设施,实行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处理的保洁机制,使湿地生态功能趋稳向好。

“这里可称得上‘候鸟乐园、物种宝库’,湿地公园内有鸟类131种,植物资源161种。”兰锋清说。

3、湖北天门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须浮鸥在水面嬉戏。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湖北天门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须浮鸥在水面嬉戏。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以西约50公里,来到江汉平原另一颗“明珠”——湖北天门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曲折的湖岸,棋布的岛汊,环绕的湿地构成了张家湖独特的风貌。湖面上,须浮鸥等鸟群或闲庭信步、或翻飞嬉戏、或觅食休憩,给夏日的张家湖增添了一份蓬勃的生机。

4、湖北天门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须浮鸥在水面嬉戏。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湖北天门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须浮鸥在水面嬉戏。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到了冬季,来此越冬的候鸟会更多,包括小天鹅、白琵鹭等珍稀物种。去年12月,首次观测到了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青头潜鸭,数量达30多只,这是张家湖生态环境向好的重要指标之一。”带记者爬上高高的观鸟塔,望着一湖碧水上泛起的粼粼波光,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涂金娥自豪地说。

5、湖北天门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须浮鸥在荷叶下筑巢。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湖北天门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须浮鸥在荷叶下筑巢。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好生态不仅带来了“好颜值”,还换来了经济“好价值”。

湖区盛产慈菇、荸荠、莲藕、水芋、水芹、茭白、芡实、野菱等八种特色水产品,俗称“水八仙”。现在,张家湖水质越来越好,“水八仙”的品相、口感及产量逐年提升。

“我种植的慈姑一亩田能产5000斤,单价从之前的1块3提高到3块以上,亩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张家湖‘水八仙’的名气越来越大,销路也不愁。”天门市九真镇龙背村村民张义德难掩内心的喜悦。

(责编:周倩文、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湖北:夏日湿地 候鸟翩跹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千湖之省”湖北多处湿地迎来成群的夏候鸟。连日来,记者前往湿地公园实地探访,一幅幅人鸟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折射出近年来湖北湿地保护的成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