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以生态资源优势促绿色发展
武汉自古为云梦宝地,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湿地丰沛,山水形胜,正所谓“一城秀水半城山”。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是大自然对武汉最好的馈赠,也是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最丰厚的自然基础。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典范,使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更多、‘含新量’更足、‘含碳量’更低。”9月23日,在“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生态环境专场上,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朝辉表示。
报告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减污治污成效彰显
入河排污口一头连着河流,一头连着陆地污染,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扎紧这些排污口,才能抓住共保一江清澈的根本。
生态环境部下发的文件显示,长江武汉段共有1842个入河排污口。怎么守好这些排污口?武汉明确了市政府牵头、市直部门指导、区政府实施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排污口整治工作。
“我们给每一个排污口建立了包含独一无二名称和编码的‘身份证’,同时建立电子台账和电子地图。”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队员冷光颖介绍。
截至今年上半年,武汉已完成1826个排污口整治,距离1842个入河排污口全部整治完成的目标已达成99%。长江武汉段水质目前稳定保持Ⅱ类,达到20年来最优。
报告还显示,武汉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3年的160天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289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降幅分别达到53%、60%。
张朝辉介绍,“十四五”以来,武汉组织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000余个,钢铁行业和所有燃煤火电机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累计创建B级及以上绩效水平企业57家,其中武钢有限等4家企业成功创建A级企业。
长江江豚逐浪的场景频现武汉,万千鸟类诗意栖居天兴洲,武汉用实际行动,擦亮了“百湖之市”的绚丽名片。
市民尽享生态福利
“到2025年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完工后,将新增改造绿化面积522万平方米,让长江的魅力传递给每一个亲近它的人。”武汉城市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赵强说。
2020年底,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项目正式启动,围绕长江、汉江岸线396公里,沿江腹地3公里范围,按照防洪保安、生态优先、统筹城乡、分类施策、彰显文化、还江于民的原则,连断点、补空点、提亮点,构建“水、岸、滩、堤、城、人”和谐共生的亲水空间,致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示范、长江大保护的样本、世界级滨水空间的典范。
生态环境是民之福祉,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武汉有这样一群环保志愿者,他们走进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科普环保知识,发动更多的市民一起用心守护自己的家园。
柯志强与环保结缘始于21年前。2003年,他怀揣着绿色梦想,开始了“绿色环保万里行”公益活动。一个人历经5年,柯志强踏遍祖国的山川河流,拍摄环保照片13000多张。
“初衷就是想为环保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希望用行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0多年。”柯志强说。
柯志强立足家乡武汉,创办了“绿色江城”环保社会组织,招募环保志愿者开展水资源巡查保护行动。2020年,他协助组建成立了“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
如今,较为活跃的生态环境志愿团队已发展到110多家,经常性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达2.1万余人。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蓝天白云成为如今江城天空的主旋律。
“2018年以来,武钢有限累计投资达134亿元,实施了109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整体施策做好气、水、固废全方位污染治理和节能工作,主要污染排放量下降60%。”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环保技术室主任李富智说。
在全面推进污染治理的同时,武钢有限大幅提升厂区绿化水平,现在绿化覆盖率达到35%, “森林钢铁厂”建设初见雏形。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作为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中心,位于武汉的中碳登,是拉升地区发展高度的重要平台。
中碳登举办了全国碳市场周年庆、中国碳市场大会等系列活动,举办碳招商活动20余场,吸引57家涉碳企业、智库入驻中碳登大厦,初步形成“一栋楼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圈,推动“环沙湖双碳服务产业带”的发展。
“武汉已崛起千亿碳产业,我们将持续助力培育立足湖北武汉、面向全国的低碳产业集群。”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张京念表示,将深度服务“环沙湖双碳服务产业带”建设全面起势,助力湖北形成超5000亿规模的低碳产业集群。
推动高质量发展,奋斗正当其时。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的武汉,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勇毅前行,担当作为,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