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大道之行 文脉流长

王光尧
2024年11月09日08:2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伏生授经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供图

  “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展,380件(组)文物意在揭示儒家思想在塑造中国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观众首先进入的是第一单元“溯古寻儒”。我们试图从中国上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找寻儒家学说产生的社会基础。

  展出的文物有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距今两万年以上的陶容器。研究者认为这些陶器是整个东方世界陶器的源头,我国先民发明、烧成陶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从被动利用天然材料到改变天然材料并加以利用的划时代性进步。兴隆洼文化的玉玦、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又分别从礼祭器和乐器两方面向人们展示中国礼乐文化的源头和久远的历史。这既是中华文明创造性的突出表现,也是中华先民贡献给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源于良渚文化的玉琮,在石峁文化、陶寺文化中继续出现。来自东方的陶鼎逐渐成为中华礼器的重要元素,进而成为王权的象征,再对比夏商周时代的青铜、玉石质地的礼乐器,以及宋代的大晟钟、清乾隆时期的鎏金编钟、玉编磬,展示了中华文明代代传承发展的线索。从新石器时代写、刻在陶器上的符号和文字到金文、石鼓文和简牍,可以看出文字的发展逻辑,而出土于里耶古城的“更名方”简和秦始皇诏令权、量等文物更是秦代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的实证。

  从新石器时代重瓣花朵式多元一体的中国文明格局,我们可以明白,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分布和影响区域的扩大、文化共同体与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已开始了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继之而来以青铜文明表现商、周文明和秦汉的统一,正是中华文明传统的凝聚力和统一性的自然延伸。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2000多年前的智者,正是通过周代以前文明的沿袭、损益的情况,明确指出夏商周文明的连续性,并进而指出千秋百世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铁器时代的到来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极大冲击了旧有社会秩序,出现了所谓的礼崩乐坏,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及诸子学说百家争鸣就是在这一社会剧变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大约同一时期在世界主要文明区域,也涌现出众多伟大的思想家。这些中外思想家都在总结过去、思考未来之路,其思想对社会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朝建立,为了长治久安,重视政治文化和思想理论建设,儒家学说因倡导包容、入世和遵从社会秩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国家的首选。经西汉近百年的努力,形成了一个全新而且是统一的汉文化。

  第二单元“化成天下”展示儒家思想在塑造中国文化特质方面的作用与价值,以及由此造成的中华文明包容、入世的特点。单元选名语出《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何以化成?即在于人的努力和教育的成功。

  展出的汉画像石图像,既有孔子问道老子、项橐的场景,也看到周公辅成王的画像,“好古”“敏求”向古人学习、向他人学习,孔子的思想基本是对上古以来的归纳学习,是在总结先人成败教训后的“述”。孔子之后,贤达辈出,儒家思想代表的中国哲学、伦理才得以传承发展。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既是儒家思想在各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表现,也是儒家思想因时而变的结果,表现形式虽异,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包容、入世思想一直居于主流。

  在展品中,通过清宫收藏的西洋风景玻璃画、雍正时期艺术品生产中学习西方透视学的技法,以及把西方生产的天文仪器等列为国家标准礼器并编入《皇朝礼器图典》,表明近世以来,中国社会在一些方面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与包容。

  部分展品重点强调儒家在提倡教育、培养人才方面的贡献。从日本大阪美术馆借来的明星展品《伏生授经图》相传为王维所作,讲述经秦人焚书后博士伏生以一己之力传授《尚书》使中华文脉得以延续的故事。七块熹平石经、正始石经残碑,则诉说着印刷术盛行之前东汉、曹魏官府推广教育的功业,以及教育、知识传承之路的坎坷。

  第三单元“万世师表”,展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的贡献、在促成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作用,以及儒家学说在东方儒家文化圈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传入欧洲后的影响。“有教无类”教育理念不仅推动教育普及,为隋唐以来科举选拔人才提供了可能,并进而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考试选拔制度,而且让来自不同族群的人都可能通过学习提高自身民族文化素质。在展厅可以看到,各种儒家经典在清代被译成满文、藏文、蒙古文等多种文字,用于教育人民。

  来自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的文字图屏风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扇组成,图文结合,将儒家思想作为主题绘于其上。另有一件展品则是欧洲传教士把儒家思想传回欧洲后在17世纪的出版物上的孔子像插图。历史上,以孔子儒家思想为纽带,中国与世界很早且很好地开展了交流与交往。直到今天,博大精深的儒学也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纽带,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包括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儒家倡导以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就是这种价值观念的具体表达,这也是展览名称的来源。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策展人)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9日 08 版)

(责编:周雯、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大道之行 文脉流长
  《伏生授经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供图“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展,380件(组)文物意在揭示儒家思想在塑造中国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