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湖北省举行第三届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2024年12月11日14:44 |
小字号

用AI诊断研究子宫内膜炎、3D打印定制镇痛药物缓释微针系统、智能交互机器人全流程管理慢性伤口……12月10日下午,在湖北省第三届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武汉市硚口区举行,参赛项目涵盖了AI+健康、细胞治疗、智能交互机器人、3D微纳米激光蚀刻技术等多样化高精尖科技创新项目,充分展示了生命健康领域发展的前沿趋势和最新成果。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多项创新技术将造福患者

本届大赛自11月启动报名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共征集184个项目报名参赛,涵盖两个赛道六个类别,经过初赛复赛多轮评审,最终30个项目脱颖而出入围总决赛。

总决赛比赛环节正式开始后,30个入围项目先后登台竞演,现场提问犀利高效,比赛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位,二等奖4位,三等奖6位,以及优胜奖、最佳组织奖和最佳人气奖。

“这个项目已经做了4年多的研发,通过前期临床研究,发现我们的手术不仅能够解决患者的眼底问题,而且手术操作比传统的方式大大简化。”“新型黄斑扣带植入物及手术导航系统的开发”项目核心成员、同济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张宪表示。

据介绍,该项目开发了一种全新手术导航系统,实现黄斑区精准定位及全眼球模型重建,解决了黄斑扣带手术的卡脖子问题,为高度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手术解决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祝伟团队带来的一种基于3D微纳米激光蚀刻技术的抗生素复合医用敷料,获得医研企协同创新类一等奖。

来自协和医院张春团队的项目“益肾排毒丸制剂工艺优化与疗效机制探索”,获得自主创新创业类一等奖。该团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原创研制了以黄芪、大黄、僵蚕和水蛭为主要成分的益肾排毒丸。经多年临床毒理学及疗效研究验证,能够有效遏制慢性肾衰竭进展。

“我觉得这次比赛参选项目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面越来越广,很多项目都走在了医学界前沿,很有前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表示,这些项目未来如果成功,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益处,但从开发到临床应用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更多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吸引更多投资方加入其中。

9个项目签约 获奖项目可获多项支持

“新型黄斑扣带植入物及手术导航系统的开发”等9个项目作为本届赛事代表现场与硚口区人民政府、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湖北云泽康谷创意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目前我们项目进入到实质性的转化阶段,有多家投资机构在和我们接洽,硚口区有派专人给我们的转化做指导,以及帮忙对接投资机构、转化平台,希望我们的项目可以尽快孵化,帮助更多的患者。”张宪介绍。

“新型黄斑扣带植入物及手术导航系统的开发”等9个项目作为本届赛事代表现场与硚口区人民政府、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湖北云泽康谷创意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据悉,本次大赛获奖项目可获批立项为省卫健委医学研究成果转化项目,将获得省卫健委临床研发支持。如果获奖项目落户本地,硚口区将提供配套落地服务,包括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等投融资支持、同济科创中心等孵化载体支持、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优先线下推广、医企供需对接等,如果落地硚口区内中技所产业园,同时还将获得不高于30万元的中技所资金补助及专业成果转化服务。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硚口区打造健康产业创新高地

湖北省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迄今已举办2届,已成为湖北省激发卫生健康行业创新创业热情,挖掘和培育优秀生命健康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硚口区打造健康产业创新高地的重要抓手。前两届大赛已吸引400多个项目报名,49个项目在总决赛中斩获殊荣,其中22个项目落地转化,成功培育了武汉卷云飞翼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等一批落地硚口的创业企业。

近年来,硚口区加快打造最优健康产业发展生态,为人才创业、企业发展提供全要素、全生态支持保障。今年10月,硚口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难、创新产品落地难、市场规模最大难的三大难题发布同济健康城产业发展“十个一”生态举措,成立首期1亿元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建成集“对外技术服务、创新产品孵化、批准文号代持”等功能于一体化的同济产业科创中心,打造以城建集团为主导的健康产业发展投资平台。

硚口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以赛助创、以赛促引”,加快把医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优势,深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医疗健康服务先行示范区。(文/图 周雯 王世贞)

(责编:周倩文、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