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火眼”赋能钢铁智造 湖北移动助建新一代智慧钢厂

在工业4.0浪潮下,钢铁行业正经历从“制造”到“智造”的深刻变革。走进位于长江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湖北某金属公司,只见车间内智能化设备相互配合,钢卷入库、切割、焊接等工序井然有序。AI“火眼金睛”实时感应货物重量,协助机械臂进行装货、运输;一卷卷钢材通过PAD终端快速扫描,实时生成的相关数据同步上传至云端平台。
该金属公司以年加工20万吨不锈钢和100万吨碳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从原材料裁剪、切割、研磨、成型到焊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其产品远销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
传统生产模式下,订单周期短、工艺环节多、质量管控难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为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依托自身网络技术资源禀赋,助力大明金属打造华中地区钢铁粗加工行业首个“双千兆+云+AI”智慧工厂,并于近日荣获第三届“光华杯”创新示范奖。
“过去,原材料入库流程复杂,需要专员不断测量并用纸笔记录。现在,我只需要拿着PDA终端扫钢卷的二维码,相关数据就能自动入库,真正实现有迹可循,有数可点。”金属公司工作人员说道。随着智慧能耗管理系统、工业AI视觉识别、工业机器人等数智化应用的上线,车间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预计年经济效益增长千万元。
在钢材出库环节,基于“双千兆+AI+云”技术,系统能实时感应货物重量,并协助机械臂进行运输、装货,加上管理系统“智慧大脑”及时安排车辆进出。“如今,货物出库由20分钟降低至3—5分钟,大大缩短交付周期,帮助企业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在算法技术的赋能下,RPA自动机运行机器人也在高效运转中。当客户通过网络完成下单操作后,RPA机器人可依据实时生产数据进行智能排期,并将加工任务精准部署至各生产点位,显著提升了订单处理效率与产线响应速度。通过打通订单管理、生产调度、物流协同的全链条智能响应,传统钢铁加工企业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AI、算力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重塑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近年来,湖北移动聚焦钢铁、电力、汽车零部件等重点行业,持续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应用。
湖北移动携手宝武集团建成湖北省首个“5G+全连接智慧钢铁工厂”,助力正泰武汉工厂打造特高压“双百万”智慧工厂,赋能荆州恒隆建设新一代5G-A智慧工厂。通过一系列标杆项目的落地,湖北移动正以“5G-A+AI”技术为传统制造注入“智造”新动能,推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面升级,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图/文 王政)
(责编:周倩文、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