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商学院暑期探索“数字助农+文化铸魂”双轨服务

“阿姨您好!这款‘玫瑰香’葡萄虽未上市,但您可提前预订或认领整棵树,成熟后专属送达!”7月10日晚,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学生舒潇在名为“管理学院仲夏志愿服务队”的抖音直播间向网友们热情推介农产品。
近日,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仲夏志愿服务队5名学子深入贵州赫章县田坝村,创新实践“数字助农+文化铸魂”双轨志愿服务模式,为这个西部山村点亮乡村振兴路。
田坝村坐拥高海拔葡萄种植的天然优势,却受困于产业链薄弱、销售渠道狭窄。抵达后,队员们便扎进葡萄园。“真帮农增收,必深挖需求。”队员舒潇、饶志轩道出实践准则。他们与果农深入交流,从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市场行情,全面梳理产业瓶颈。
“相信有了电商渠道,我们的葡萄一定能卖得更好。”队员舒晨曦说。在帮助农户直播时遭遇信号难题,团队果断启用“直播+短视频”双轨策略。队员卢慧洁在葡萄架下反复录制,“天然无污染的田坝玫瑰香葡萄......”通过直播间引流至微信群,团队不仅促成10棵葡萄藤认养和86笔葡萄预订单,更协助村民彭叔初步搭建起涵盖物流、售后的线上销售链路,“葡萄园直达消费者”的数字化供应链雏形初现。
除了直播外,仲夏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还参与了葡萄打包的全过程。在等待打包的间隙,队员们帮农民们分析市场行情,提出品种优化建议。
团队的视野不囿于葡萄园。他们还深入阿西里西大草原,调研畜牧业、旅游业现状与挑战,与专家、农民交流石漠化治理经验,探寻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之道。实践过程中,与当地苗族同胞的热情交流成为亮点,队员们讲解民族服饰文化,来自瑶族和土家族的队员也分享了本族特色,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互鉴。实践全程,线下团队与线上成员紧密协作,通过高效沟通实时共享进展、整合成果、梳理素材,确保实践活动高效、有序推进。
除了用专业知识帮助农民增收外,志愿服务队还通过在田坝小平初级中学的校园布置“革命先烈与我的大学梦”宣传栏,将他们参观当地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所了解到的一些红色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注入了青春力量。
短短6天,武汉工商学院的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田坝热土。他们用专业知识为葡萄产业插上“数字翅膀”,以红色文化为乡风文明注入“精神动能”。这支青春队伍以实际行动在黔西北山乡书写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篇章,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投身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成为青春力量赋能广袤乡村的动人缩影。
据悉,武汉工商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此为契机,着力构建社会实践服务的长效机制,推动项目运作常态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持续为广袤乡村注入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与地方携手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图/文 雷雯珊 蓝静)
(责编:郭婷婷、周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